缓解牙龈肿痛可按合谷穴与内庭穴,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中点,刺激能疏通经络等,用拇指垂直按压,儿童等特殊人群按压力度适中;内庭穴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可清泻胃火,用拇指指腹按压,特殊人群需专业医生指导。还可按压风池穴辅助但有限,牙龈肿痛持续不缓解等要及时就医,孕妇按压合谷穴需谨慎。
作用机制: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刺激合谷穴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消肿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刺激合谷穴可以通过神经传导调节局部及全身的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牙龈肿痛。临床研究发现,针刺合谷穴对牙龈肿痛有较好的缓解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炎症反应带来的肿痛症状。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合谷穴,力度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宜,每次按压3-5分钟,双侧合谷穴可交替进行。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按压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不适。儿童由于皮肤娇嫩、骨骼等发育尚未完全,操作时更需轻柔,可由家长辅助操作,但要注意询问儿童的感受,以儿童感觉舒适为准。
内庭穴
位置:内庭穴位于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机制: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主身热”,内庭穴对于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龈肿痛有较好的调理作用。胃火上炎会导致牙龈红肿疼痛,内庭穴能够清泻胃火,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刺激内庭穴可以调节胃部的气血运行,降低胃火,减轻牙龈的炎症状态,缓解肿痛。
操作方法:可以用拇指指腹按压内庭穴,同样以产生酸麻胀感为度,每次按压3-5分钟。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由于足部穴位定位相对较难准确把握,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避免因定位不准确而影响效果或造成损伤。幼儿皮肤敏感,操作时要轻柔,密切观察幼儿的反应。
其他相关穴位及注意事项
除了合谷穴和内庭穴外,还可以考虑按压风池穴等穴位辅助缓解牙龈肿痛,但效果相对有限。在通过穴位按压缓解牙龈肿痛的过程中,要注意如果牙龈肿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面部肿胀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牙龈肿痛可能是由牙龈炎、牙周炎、根尖周炎等多种疾病引起,穴位按压仅能作为辅助缓解症状的方法,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按压合谷穴等穴位需要谨慎,因为合谷穴有一定的引发宫缩的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避免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