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防护、皮肤清洁)、药物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适用重症等的丙种球蛋白)、其他治疗(脾切除、血小板输注),还有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妊娠患者)治疗需注意相应特点,综合采取措施治疗该病症。
一、一般治疗
(一)休息与防护
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出血加重。尤其要避免头部受伤等可能导致颅内出血的情况。对于儿童患者,需加强看护,减少其跑动、碰撞等风险行为。
生活中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而感染可能会加重血小板减少的状况。
二、药物治疗
(一)糖皮质激素
是治疗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药物,如泼尼松等。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减少抗体生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但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考虑患者年龄因素,儿童使用时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等影响。
(二)丙种球蛋白
可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能迅速提高血液中抗体水平,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Fc受体等,起到提升血小板的作用。对于一些重症患者或不能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较为适用。
三、其他治疗方法
(一)脾切除
对于经过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病程迁延半年以上、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脾切除。但脾切除会使患者免疫力降低,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在决定是否进行脾切除时需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尤其要考虑儿童患者术后感染风险较高等因素。
(二)血小板输注
仅用于严重出血或准备进行手术的患者。但血小板输注可能会引起免疫反应等问题,需谨慎使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治疗时需更加谨慎,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等。同时,儿童患者的心理护理也很重要,要帮助儿童缓解因疾病带来的恐惧等情绪。
(二)老年患者
老年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例如,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可能引发的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因为药物代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
(三)妊娠患者
妊娠合并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需格外谨慎。药物选择要尽量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使用需在权衡母婴利弊后进行。同时,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包括血小板计数、胎儿的生长发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