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分期包括活动期(A期分A1、A2期)、愈合期(H期分H1、H2期)和瘢痕期(S期分S1、S2期),活动期溃疡有发展及并发症风险,愈合期溃疡渐修复,瘢痕期溃疡基本愈合但仍需关注复发及个体差异影响。
活动期(A期):
A1期:溃疡基底部覆厚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明显。此期溃疡处于急性活动阶段,炎症反应较为剧烈,胃酸等因素对溃疡面的刺激持续,溃疡有继续扩大甚至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风险。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反应相对较弱,充血、水肿表现可能不如年轻患者典型,但溃疡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而儿童患者相对较少见胃十二指肠溃疡,但若发生,活动期的表现也遵循上述病理特征,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A2期:溃疡基底部厚苔变薄,周围黏膜充血、水肿减轻,开始出现再生上皮。相较于A1期,炎症反应有所缓解,但仍处于活动状态,溃疡仍有一定的侵袭性,需要积极治疗以促进溃疡愈合。
愈合期(H期):
H1期:溃疡缩小,苔变薄且清洁,周围黏膜水肿消失,出现红色再生上皮。此期溃疡逐渐开始修复,红色再生上皮是黏膜修复的表现,但仍需注意保护,避免刺激因素导致溃疡复发或加重。不同性别在愈合期的差异可能不明显,但女性患者若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经期等,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溃疡的愈合进程,需综合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H2期:溃疡进一步缩小,苔更薄,周围再生上皮呈白色,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溃疡愈合进程加快,黏膜修复逐渐完善,但仍要注意生活方式等因素对溃疡愈合的影响,如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延缓愈合甚至导致复发。
瘢痕期(S期):
S1期:又称红色瘢痕期,溃疡基底部白苔消失,代之以红色瘢痕。此期黏膜修复仍在进行中,红色瘢痕提示局部仍有一定的炎症反应或血管丰富,需要继续注意饮食等生活方式的调整,防止溃疡复发。对于有基础病史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在瘢痕期仍需关注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情况,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再次引发溃疡活动。
S2期:又称白色瘢痕期,溃疡瘢痕呈白色,周围黏膜皱襞集中完全,已接近正常黏膜。此期溃疡已基本愈合,但仍需长期关注,尤其是有溃疡病史的人群,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一旦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因为仍有复发的可能,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复发风险虽无绝对差异,但个体差异较大,如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胃肠功能逐渐减退,复发后可能症状不典型,更易被忽视,需特别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