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突出症可引发颈部、上肢、下肢及其他症状,颈部有疼痛、活动受限;上肢有麻木、无力;下肢有行走障碍、肌张力增高;其他有头晕、视力模糊等,不同人群因自身状况不同易出现相应症状。
活动受限:患者颈部活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表现为转头、屈伸等动作不灵活。例如,难以自如地回头看后方物体,颈部前屈、后伸、侧屈等活动范围减小。长期颈部姿势不良或颈部肌肉因疼痛而紧张痉挛会导致颈部活动受限,对于年轻但长期低头玩手机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也可能因颈椎局部力学平衡失调出现颈部活动受限。
上肢症状
麻木:上肢可能出现麻木感,常见于手指、手掌等部位。麻木的范围与椎间盘突出的节段相关,如颈6神经根受压时,麻木可涉及拇指、示指;颈7神经根受压时,麻木涉及中指等。这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麻木。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神经就可能存在一定损伤,若合并颈椎间盘突出,麻木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更难缓解。
无力:上肢肌肉力量可能减弱,表现为拿东西不稳、提重物困难等。严重时可能影响手部精细动作,如无法正常执笔写字、扣纽扣等。神经根受压导致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得不到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进而出现肌肉无力,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上肢过度劳损的人群,在颈椎间盘突出时更易出现上肢无力症状。
下肢症状
行走障碍:当颈椎间盘突出影响到脊髓时,可能出现下肢行走障碍,如行走时步态不稳,有踩棉花感。患者行走时感觉下肢无力、发飘,容易摔倒。这是因为脊髓受到压迫,影响了其传导功能,干扰了下肢运动的神经调控。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退变加剧,发生脊髓受压导致下肢行走障碍的风险相对较高。
肌张力增高:下肢肌张力可能增高,表现为下肢肌肉较紧张,活动不灵活。肌张力增高会使下肢运动变得僵硬,影响正常的行走和运动功能。有脑部疾病等病史的人群,在合并颈椎间盘突出时,可能因神经系统整体的功能紊乱而更容易出现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情况。
其他症状
头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症状,尤其是头部转动时头晕加重。这是因为颈椎间盘突出可能影响椎动脉供血,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对于有动脉硬化等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椎动脉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狭窄或供血不足情况,合并颈椎间盘突出时头晕症状更易发生。
视力模糊:少数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眼胀等眼部症状。这是由于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影响眼部的神经调节。长期精神紧张、眼部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出现颈椎间盘突出时更易伴随视力模糊等眼部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