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导致脾大血小板35是否切除脾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包括血小板35的出血风险、患者全身状况、其他治疗手段效果,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患者也有不同考量,需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手术获益与风险来确定。
一、血小板35的意义及相关风险
血小板正常范围一般是(100-300)×10/L,血小板35属于明显减少,会增加出血风险。肝硬化患者脾大伴血小板减少主要是因为脾功能亢进,脾肿大导致血小板在脾脏内滞留、破坏增多。
二、手术指征的考量
1.出血风险评估:如果患者已经发生过明显的出血事件,如消化道出血等,即使血小板35,可能需要考虑脾切除手术来降低再次出血的风险。因为持续的血小板减少会使患者随时面临出血不止的危险,而脾切除后,血小板破坏减少,血小板计数有望升高,从而降低出血概率。
2.全身状况评估:要考虑患者的肝功能情况、一般身体状况等。如果患者肝功能处于相对较好的状态,能够耐受手术,那么脾切除手术可能是一个选择;但如果患者肝功能极差,存在严重的黄疸、腹水等情况,手术风险极大,可能不适合进行脾切除手术,此时可能会采取其他保守治疗措施来提升血小板,如药物治疗等,但药物提升血小板效果往往有限。
3.其他治疗手段的效果:如果经过药物等其他保守治疗后,血小板仍然持续处于很低的水平(如35),且出血风险较高,也需要考虑脾切除。但如果通过药物等保守治疗血小板有一定程度上升,出血风险降低,可能会暂缓脾切除手术。
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1.儿童患者:儿童肝硬化相对少见,若儿童出现脾大血小板35,要更加谨慎考虑脾切除。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脾切除可能会对免疫系统等产生一定影响,需要综合评估手术对其未来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长期影响。一般会优先尝试保守治疗,如使用提升血小板的药物等,只有在保守治疗无效且出血风险极高时才会考虑手术。
2.老年患者:老年肝硬化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在考虑脾切除时,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在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肺功能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能耐受手术。同时,术后的恢复也需要更加密切的观察,因为老年患者恢复能力相对较弱。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如果是育龄期,还需要考虑脾切除对生育等方面的影响。脾切除后血小板升高,出血风险降低,但要告知患者相关的妊娠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术后在妊娠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小板等情况。
总之,肝硬化导致脾大血小板35是否需要切除脾是一个需要由多学科团队(如肝病科、肝胆外科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才能确定的问题,要全面权衡手术的获益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