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以喝粥,喝粥有易于消化、中和胃酸等益处,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粥类及进食方式,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有基础疾病患者喝粥有特殊情况需留意。
一、喝粥的益处
1.易于消化:粥通常是经过煮制,食材软烂,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而言,减轻了胃肠道的消化负担。例如,大米粥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煮制后呈糊状,能快速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不会对食管下括约肌造成过大压力,减少胃酸反流的刺激。相关研究表明,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异常导致反流的风险。
2.中和胃酸:部分粥品,如南瓜粥,南瓜富含果胶,果胶可以中和胃酸,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胃酸对食管黏膜的刺激。有研究发现,适量食用富含果胶的食物有助于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症状,南瓜粥中的果胶在胃内形成一种凝胶状物质,保护胃黏膜并减少胃酸反流至食管。
二、喝粥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粥类
避免过甜、过咸、过油腻的粥:过甜的粥如加糖较多的八宝粥,进食后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过咸的粥会使患者口渴,进而大量饮水,导致胃内压力升高,易引发反流;过于油腻的粥,像肥肉粥,会延缓胃的排空,增加反流风险。
温度适宜:不宜食用过烫或过冷的粥。过烫的粥会烫伤食管黏膜,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加重反流;过冷的粥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痉挛,间接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增加反流可能性。
2.进食方式
少量多餐: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喝粥,避免一次进食过多粥导致胃扩张,从而增加胃酸反流的几率。一般每次进食量以100-150毫升为宜,可分4-5次进食。
细嚼慢咽:即使是喝粥,也应细嚼慢咽,这样有助于充分消化粥食,同时减少因快速进食导致的胃内压力变化,降低反流风险。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1.儿童患者:儿童反流性食管炎相对少见,但如果发生,喝粥也需注意。儿童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选择粥类时要更注重清淡、易消化,如单纯的小米粥。且儿童进食时需有人照看,防止呛咳,进食速度要慢,避免因进食不当加重反流情况。
2.老年患者: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伴有胃肠道功能减退等情况。喝粥时要特别注意粥的质地和温度,选择煮得非常软烂的粥,如燕麦粥煮至极其软烂的状态。同时,老年患者吞咽功能可能有所下降,进食粥类时要防止误吸,可将粥适当调稠一些,减慢进食速度。
3.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对于同时患有糖尿病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选择粥类时要避免添加过多糖分,可以选择不加糖的纯谷物粥,如大米粥,并且要注意控制进食量,因为谷物粥也含有一定碳水化合物,需监测血糖变化。对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喝粥时要注意盐分摄入,避免食用过咸的粥,以防加重心脏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