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常见典型症状为烧心和反流,非典型症状有胸痛、吞咽困难等,还有食管外症状,肥胖等人群易患,生活方式调整很重要,包括抬高床头等,药物治疗有质子泵抑制剂、H受体拮抗剂、促胃肠动力药等,内科无效等情况可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患者有相应治疗注意事项。
一、常见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典型症状为烧心和反流,烧心是指胸骨后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非典型症状有胸痛,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后背、肩部等,易被误诊为心绞痛;还有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这是由于食管痉挛或食管狭窄导致,初期可能为间歇性吞咽困难,严重时可发展为持续性吞咽困难。另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喉咙异物感、慢性咳嗽、哮喘等食管外症状,这是因为反流物刺激或损伤咽喉、气道引起。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以拒食、喂养困难等为主要表现;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需更细致观察。生活方式方面,肥胖、长期吸烟饮酒、喜食辛辣油腻食物等人群更易出现反流相关症状,有既往食管病史的人群复发风险更高。
二、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非常重要。患者应抬高床头15-20cm,这样可在睡眠时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反流;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以减少夜间反流;减轻体重,尤其是肥胖患者,体重减轻可降低腹内压,减少反流;避免穿紧身衣,减少腹部压力;戒烟限酒,因为吸烟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饮酒会刺激胃酸分泌。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过度喂养,睡觉时适当垫高上半身。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生活方式调整的耐受性,逐步进行,同时关注心血管等基础疾病对生活方式调整的影响。
(二)药物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PPI):这类药物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常用药物,可缓解烧心、反流等症状,促进食管黏膜愈合,常用的有奥美拉唑等。
2.H受体拮抗剂(HRA):如西咪替丁等,适用于轻至中度症状患者,能部分抑制胃酸分泌,但效果较PPI弱。
3.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可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促进胃排空,从而减少胃内容物反流。但儿童使用需谨慎,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
(三)手术治疗
对于内科治疗无效、有严重并发症(如食管狭窄经扩张治疗无效等)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适应证和风险,需严格评估患者情况后决定。特殊人群方面,孕妇患者用药需谨慎,一般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如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为主,必要时在医生评估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及治疗方案,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