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的发生原因包括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和病理性骨折。直接暴力致伤时外力直接作用于胸部使肋骨骨折,儿童与成年人、老年人表现不同,高风险职业人群易受其害;间接暴力致伤时暴力传导至肋骨使肋骨骨折,老年人、长期吸烟及卧床者风险高;病理性骨折因骨骼本身疾病致强度破坏,老年人、儿童及长期用药、患慢性消耗性疾病者易发生。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的肋骨富有弹性,受到直接暴力时,骨折多为青枝骨折;而成年人由于肋骨韧性相对较差,直接暴力更易导致完全性骨折。老年人的肋骨骨质疏松,即使是相对较轻的直接暴力,也可能引发肋骨骨折,比如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慎摔倒,胸部着地,就可能导致肋骨骨折。
生活方式关联:从事某些高风险职业的人群,如建筑工人、拳击运动员等,因工作环境或职业特点,胸部受直接暴力的机会较多,发生肋骨骨折的风险相对较高。
间接暴力
具体情况:胸部受到前后方向的间接暴力时,如高处坠落、猛烈咳嗽等,暴力传导至肋骨,可使肋骨在应力集中处骨折。例如,高处坠落时,身体突然受到向下的冲击力,力量传导到胸部,肋骨在承受这种传导力时,可能在腋中线附近发生骨折。咳嗽时,胸内压突然升高,也可能导致肋骨骨折,这种情况常见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因为长期咳嗽导致胸内压反复剧烈变化,增加了肋骨骨折的风险。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由于骨骼强度下降,即使是相对较轻的间接暴力,如轻微的咳嗽或身体扭转等,也可能引发肋骨骨折。儿童在剧烈咳嗽时也可能发生肋骨骨折,但相对成年人来说,儿童发生间接暴力导致肋骨骨折的情况相对较少,因为儿童胸廓弹性较好。
生活方式关联:长期吸烟的人群,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咳嗽频繁,增加了间接暴力导致肋骨骨折的风险。另外,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活动减少,骨骼钙流失,骨质相对疏松,在咳嗽或身体轻微移动时,也可能发生间接暴力导致的肋骨骨折。
病理性骨折
具体情况:患有某些骨骼疾病的患者,如骨质疏松症、骨肿瘤、骨髓炎等,骨骼本身的强度和完整性受到破坏,在受到轻微外力甚至无明显外力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肋骨骨折。例如,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骨骼脆性增加,即使是日常的活动,如弯腰、转身等,都可能导致肋骨骨折;骨肿瘤患者,肿瘤组织破坏了肋骨的正常结构,使肋骨强度下降,容易发生骨折。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因此老年人发生病理性肋骨骨折的风险较高。儿童患病理性肋骨骨折相对较少,但也可见于一些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或恶性肿瘤早期的儿童患者。
生活方式关联: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的人群,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增加病理性骨折的风险。另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如长期营养不良的患者,也可能因骨骼营养缺乏,导致骨骼强度降低,容易发生病理性肋骨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