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包括胆道结石及胆道感染、胆道解剖结构异常,还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胆道结石及胆道感染中结石移动堵塞胆管、胆道感染致胰酶激活是主因,胆道解剖结构异常中胆道畸形影响胆汁引流、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是因素,年龄上儿童与中老年病因有别,性别上女性因激素等易患结石,生活方式中高脂、肥胖、酗酒等增加风险,有胆道疾病既往史者易发病。
胆道感染致胰酶激活:胆道感染时,细菌及其毒素等可通过胆胰间的淋巴管交通支等途径影响胰腺。细菌产生的某些酶类等物质可促使胰酶提前激活,或者导致胰腺组织损伤,进而引发胰腺炎。比如,胆道感染时产生的内毒素等可损伤胰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使胰腺微循环障碍,同时激活胰蛋白酶原等胰酶,启动胰腺炎的病理过程。
胆道解剖结构异常也是相关因素
胆道畸形影响胆汁引流:先天性胆道畸形,如胆道狭窄、胆道憩室等,会影响胆汁的正常引流。胆汁引流不畅使得胆道内压力变化,容易导致胆汁反流进入胰管。例如,先天性胆道狭窄患者,从幼年时期可能就存在胆汁引流的问题,随着年龄增长,在某些诱因下容易引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时,其舒缩功能紊乱,可导致胆汁排出不畅或胰液引流受阻。无论是Oddi括约肌痉挛还是松弛异常,都可能打破胆胰系统的平衡。比如,Oddi括约肌痉挛时,胆汁排出受阻,胆道压力升高,胆汁反流入胰管;而Oddi括约肌松弛时,十二指肠液容易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引发胰腺炎。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年龄方面:儿童时期胆道畸形等先天性因素可能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潜在病因,而中老年人群则更易因胆道结石等退行性病变发病。老年人胆道系统功能减退,胆汁成分改变等因素使得结石形成风险增加,从而增加了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几率;儿童时期如果存在胆道先天性畸形未及时处理,随着生长发育也可能在一定诱因下发病。
性别方面:一般来说,女性患胆道结石的几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胆汁的成分和胆道的收缩功能,使得胆汁中胆固醇等成分易于沉淀形成结石,进而增加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风险。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脂饮食的人群,胆汁中脂质成分增高,容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等,增加胆道结石的发生风险,从而增加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可能;肥胖人群由于脂肪代谢紊乱等原因,也与胆道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进而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相关联;而长期酗酒的人群,除了酒精本身对胰腺的直接损伤外,也可能影响胆道的功能,间接增加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几率。
病史方面:有胆道疾病既往史的人群,如曾有胆囊炎、胆道手术史等,再次出现胆道问题的风险更高。例如,曾行胆道手术的患者,胆道解剖结构可能发生改变,术后粘连等情况也可能影响胆汁引流,使得胆汁反流等情况更易发生,从而引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