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治疗包括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复位有颅骨牵引复位(多数适用,儿童需谨慎)和手术复位(牵引失败或有紧急情况时);固定分外固定(头颈胸支具,儿童需注意)和内固定(复位不稳等情况,有风险);康复治疗早期进行颈部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儿童需协助),后期增加主动活动度等训练并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合并慢性病者需个体化训练。
一、复位治疗
1.颅骨牵引复位
适用于大多数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患者,通过颅骨牵引装置施加适当重量的牵引,一般牵引重量从3-5kg开始,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但不宜过重。利用牵引的力量使脱位的关节逐渐复位,牵引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症状等变化,通常需要在牵引下进行X线等检查来观察复位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等结构特点,牵引重量需要更加谨慎计算,一般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牵引重量不当导致损伤加重。
2.手术复位
当牵引复位失败或者存在神经受压等紧急情况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复位。手术中通过切开等操作直接对脱位的小关节进行复位,例如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入路,根据患者具体的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入路方式。在手术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神经等重要结构,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等,手术风险会增加,需要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
二、固定治疗
1.外固定
复位成功后常需要进行外固定来维持复位的位置。可以采用头颈胸支具进行外固定,头颈胸支具能够限制颈椎的过度活动,为损伤的关节等结构提供稳定的环境,促进修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颈部肌肉力量较弱等特点,选择头颈胸支具时要注意合适的尺寸和固定的牢固程度,同时要定期调整支具以适应儿童生长发育的变化。
2.内固定
如果复位后稳定性较差或者存在其他需要加强固定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内固定手术。例如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或者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方式。内固定可以更加牢固地维持颈椎的稳定性,促进损伤的修复。但内固定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病史的患者,手术的风险和预后可能有所不同,需要综合评估。
三、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
复位固定后早期就需要开始康复治疗。包括颈部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在不引起疼痛和脱位复发的情况下,让患者进行颈部肌肉的轻微收缩放松练习,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对于儿童患者,要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简单的康复练习,并且要注意练习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2.后期康复
随着病情的恢复,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可以进行颈部的主动活动度练习,如缓慢地左右旋转、前屈后伸颈部等,但要注意活动的幅度,避免过大的活动导致损伤复发。同时还可以进行平衡训练、协调训练等,提高颈部的功能和身体的整体协调性。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低头等,需要在康复过程中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以防止病情复发。对于合并有其他慢性病史的患者,康复训练需要更加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调整训练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