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是膝关节内起缓冲震荡等作用的C形纤维软骨结构,损伤常见于运动或退行性变,表现为疼痛、肿胀、弹响交锁等,诊断靠体格检查(麦氏征、研磨试验)和影像学检查(X线排除骨性病变,MRI明确损伤情况)。
一、半月板损伤的定义
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内,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的C形纤维软骨结构,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它起着缓冲震荡、稳定膝关节等重要作用。半月板损伤是指半月板受到外力作用等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损伤,常见于运动损伤等情况,比如从事篮球、足球等需要频繁屈伸、扭转膝关节运动的人群易发生半月板损伤。
二、半月板损伤的常见原因
1.运动因素:
在运动过程中,如进行篮球运动时的急停、变向、跳跃等动作,膝关节处于屈曲旋转状态,半月板受到的压力和剪切力增大,容易导致损伤。对于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来说,运动相关的半月板损伤较为常见,他们参与高强度运动的频率相对较高,膝关节承受的应力变化大,增加了半月板损伤的风险。
老年人由于膝关节本身存在退变,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下降,即使是相对较轻微的运动,也可能引发半月板损伤,比如日常活动中的扭转膝关节等动作。
2.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半月板会发生退变,弹性和韧性降低,在一些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就可能发生损伤。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因为随着年龄增加,半月板的血液循环逐渐变差,自身修复能力减弱。
三、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
1.疼痛:
受伤当时可能有撕裂感,随后膝关节疼痛,疼痛的程度和部位因损伤的部位和程度而异。内侧半月板损伤时,疼痛多位于膝关节内侧间隙;外侧半月板损伤时,疼痛多位于膝关节外侧间隙。在行走、上下楼梯、深蹲等膝关节屈伸活动时,疼痛往往会加重。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半月板损伤后的疼痛表现可能因个体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和损伤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一般也会出现相应膝关节特定部位的疼痛,且活动时疼痛明显。
2.肿胀:膝关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这是由于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内出血、渗出等导致关节腔积液。肿胀明显时,膝关节外观可看出膨隆。
3.弹响和交锁:部分患者在屈伸膝关节时可听到弹响,有时还会出现膝关节交锁现象,即膝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突然卡住,不能屈伸,需要通过活动膝关节或他人帮助才能解除交锁。
四、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麦氏征检查:患者仰卧,患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完全屈曲,检查者一手握住足部,一手放在膝关节上,将小腿外展外旋和内收内旋,同时缓慢伸直膝关节,若出现疼痛和弹响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
研磨试验: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90°,检查者将小腿下压,并且作内外旋转活动,若引起疼痛,则为半月板损伤。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膝关节其他骨性病变,如骨折等,但不能直接显示半月板损伤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半月板损伤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半月板损伤的部位、程度等,如半月板的撕裂是纵行撕裂、水平撕裂还是斜行撕裂等情况都可通过MRI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