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轻、病程短且I度以内无明显神经压迫的患者,包括休息与物理治疗(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之后进行热敷等物理治疗,儿童需注意相关事项)、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抗炎止痛,儿童慎用,有神经根压迫加用神经营养药)、康复锻炼(疼痛缓解后进行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儿童需专业人员指导);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滑脱进展快者,包括减压术(解除神经压迫)、复位内固定术(稳定脊柱,儿童谨慎选择)、融合术(稳定脊柱,儿童应用严格掌握指征)。
具体措施
休息与物理治疗: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一般休息1-2周。之后可进行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例如超短波治疗,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场作用于人体,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加速炎性水肿的吸收,从而减轻疼痛症状。对于儿童患者,物理治疗需注意能量和时间的控制,避免对儿童尚未发育成熟的组织造成不良影响。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起到抗炎、止痛的作用。但儿童应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除非在医生严格评估和指导下,因为儿童使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对于有神经根压迫症状的患者,可加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甲钴胺可以促进神经髓鞘的合成,营养神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康复锻炼:在疼痛缓解后,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常见的锻炼方法有五点支撑法、小飞燕等。五点支撑法是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几秒后缓慢放下,每组10-15次,每天3-4组。小飞燕是患者俯卧位,双手背后,头部和双下肢同时抬起,形似飞燕,每组10-15次,每天3-4组。但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康复锻炼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锻炼不当导致损伤。
手术治疗
适应证
症状严重:如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经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如大小便失禁等。
滑脱进展:腰椎滑脱度数大于50%,或滑脱进展较快者。
手术方式
减压术:当存在神经压迫时,需进行减压手术,解除神经压迫。例如对于腰椎管狭窄合并神经压迫的患者,通过切除增生的骨质、肥厚的黄韧带等,扩大椎管容积,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复位内固定术:对于有明显腰椎滑脱且影响脊柱稳定性的患者,可进行复位内固定手术。通过手术将滑脱的椎体复位,并使用椎弓根螺钉等内固定装置维持腰椎的稳定性。但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脊柱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治疗需非常谨慎,一般只有在病情非常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时才考虑,并且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内固定物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对儿童脊柱生长发育的影响。
融合术:为了进一步稳定脊柱,常需同时进行脊柱融合术。常用的融合方式有植骨融合等。通过植骨使滑脱椎体与相邻椎体之间形成骨连接,达到稳定脊柱的目的。但儿童脊柱融合可能会影响脊柱的生长发育,所以在儿童中的应用需严格掌握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