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外耳道炎的发生与感染因素和局部因素相关。感染因素包括细菌感染(如外耳道皮肤损伤后致病菌侵入、全身抵抗力下降时易迁延不愈)和真菌感染(温暖潮湿环境易滋生,特殊人群易患);局部因素有外耳道皮肤本身病变(如湿疹、狭窄或耵聍栓塞破坏皮肤结构功能、影响引流致细菌滋生)和不良刺激(长期挖耳损伤皮肤屏障、长期高温高湿环境刺激致皮肤抵抗力下降)。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外耳道皮肤受到损伤后,细菌容易侵入。例如,频繁挖耳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从而使细菌有可乘之机。在儿童中,由于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更易因挖耳等行为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增加细菌感染引发慢性外耳道炎的风险。成人若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外耳道皮肤的屏障功能可能下降,也容易被细菌感染并发展为慢性外耳道炎。
一些全身性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外耳道局部的细菌感染也更易转为慢性。比如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免疫力低下,外耳道的细菌感染就容易迁延不愈,发展成慢性外耳道炎。
2.真菌感染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真菌感染。例如,长期游泳、洗澡后外耳道未及时擦干,就为真菌滋生创造了条件。外耳道真菌感染在一些特殊职业人群中也较为常见,如经常接触水的工人等。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外耳道经常处于潮湿状态,也可能增加真菌感染的几率,进而引发慢性外耳道炎。女性由于外耳道生理结构等因素,在经期等特殊时期,机体抵抗力变化,若外耳道环境适宜,也易发生真菌感染导致慢性外耳道炎。
二、局部因素
1.外耳道皮肤本身的病变
外耳道湿疹是常见的导致慢性外耳道炎的局部因素之一。外耳道湿疹会使外耳道皮肤出现瘙痒、渗出、结痂等改变,长期的湿疹状态会破坏外耳道皮肤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容易继发感染,进而发展为慢性外耳道炎。在儿童中,由于皮肤较为娇嫩,更容易发生外耳道湿疹,若不及时处理,就可能引发慢性外耳道炎。成人若有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后引发外耳道湿疹的几率增加,也易导致慢性外耳道炎的发生。
外耳道狭窄或耵聍栓塞也可引起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狭窄会影响外耳道的通风和引流,耵聍栓塞会阻塞外耳道,使外耳道内的分泌物等不易排出,造成局部环境潮湿、细菌滋生,长期刺激外耳道皮肤,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儿童如果外耳道先天狭窄,或者家长不注意清理耵聍,都可能引发慢性外耳道炎。成人中耵聍分泌过多且未及时清理,或者外耳道有狭窄情况时,也容易出现慢性外耳道炎。
2.不良刺激
长期挖耳是常见的不良刺激因素。频繁挖耳会损伤外耳道皮肤,破坏其防御屏障,使外耳道容易受到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引发慢性炎症。儿童往往因好奇等原因频繁挖耳,家长应注意引导,避免儿童频繁挖耳导致慢性外耳道炎。成人如果有挖耳的不良习惯,也需及时纠正,以降低慢性外耳道炎的发生风险。
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外耳道皮肤容易受到刺激,局部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慢性外耳道炎。例如,长期在海边工作的人群,由于经常接触海水,外耳道处于潮湿环境,且受海水等刺激,慢性外耳道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