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劳损可通过休息与制动、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及支具或护具辅助等方式进行处理。休息与制动要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电刺激疗法等;康复训练有股四头肌锻炼(等长收缩练习、直腿抬高练习)和膝关节屈伸练习;药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需注意人群差异;支具或护具辅助可使用髌骨带但要注意佩戴时长。
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促进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一般每次热敷15-20分钟,温度不宜过高,以皮肤感觉温热舒适为宜。对于因寒冷刺激或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髌骨劳损相关不适有一定缓解作用,尤其适用于中老年患者,因为中老年人群膝关节血液循环相对较弱。
冷敷:在急性损伤期(如运动后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疼痛、肿胀等)可以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冷敷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急性损伤期的年轻患者(如运动爱好者)通过冷敷能有效缓解早期的疼痛和肿胀症状。
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温热效应等,可以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通过超声波的能量传递,改善髌骨周围组织的代谢,减轻疼痛和炎症,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髌骨劳损患者,但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操作。
电刺激疗法:包括低频电刺激等,可以刺激肌肉收缩,增强肌肉力量,同时缓解疼痛。对于肌肉力量较弱导致髌骨稳定性下降的患者有帮助,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患者都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电刺激疗法,但要注意电刺激的参数设置要适宜。
康复训练
股四头肌锻炼:
等长收缩练习:患者坐位或卧位,将膝关节伸直,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这种练习可以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对于维持髌骨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各年龄段患者均可进行,但要注意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练习强度。
直腿抬高练习:患者仰卧位,伸直下肢,缓慢抬高患肢,使膝关节离开床面约15-30厘米,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3-4组。有助于增强股四头肌力量,不同年龄患者可根据自身能力调整抬高的高度和次数,对于有一定运动基础的年轻患者可以适当增加难度。
膝关节屈伸练习: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可坐在床边或椅子上,缓慢屈伸膝关节,每次屈伸尽量达到最大范围,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3-4组。可以增加膝关节的活动度,改善髌骨的运动轨迹,各年龄段患者根据自身疼痛和活动受限情况进行,老年患者要注意动作缓慢轻柔。
药物治疗
一般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药物的禁忌证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对于儿童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胃肠道和肾功能等方面的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支具或护具辅助
可以使用髌骨带等支具,髌骨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髌骨的异常活动,提供额外的支撑,减轻髌骨劳损处的压力。对于运动爱好者等经常需要使用膝关节的人群,佩戴合适的髌骨带可以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不同年龄患者根据自身需求和膝关节情况选择合适的髌骨带,但要注意佩戴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引起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