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前置胎盘引产需选择合适引产方式并评估,如剖宫产或药物引产联合其他措施,引产过程中要监测生命体征和阴道出血,术后要做好一般护理及出血、感染监测,整个过程需多学科团队配合制定个体化方案并严密监测以保障孕妇安全。
一、引产方式的选择及评估
1.剖宫产终止妊娠
20周前置胎盘引产时,剖宫产是一种可能的方式。前置胎盘会导致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覆盖宫颈内口,在引产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的出血等情况。剖宫产可以直接娩出胎儿,同时能够在直视下处理胎盘相关情况,有效控制出血。但手术本身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对于孕妇的年龄、身体一般状况等因素有一定要求,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孕妇相对能更好地耐受剖宫产手术,但如果孕妇存在严重感染等情况则不适合立即剖宫产。
2.药物引产联合其他措施
药物引产需要谨慎选择药物及评估。常用的引产药物如前列腺素类药物,但前置胎盘孕妇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在引产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阴道出血情况等。同时可能需要结合超声等检查来评估胎盘位置等情况的变化。对于有多次剖宫产史、高龄等特殊情况的孕妇,在药物引产过程中需要更加严密的监测,因为这些因素会增加引产过程中的风险,如子宫破裂等风险可能会升高。
二、引产过程中的监测
1.生命体征监测
全程监测孕妇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前置胎盘引产过程中出血风险较高,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可能是出血导致休克的早期表现。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其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及耐受程度有所不同,年轻孕妇相对耐受能力可能稍强,但也需要密切关注。例如,孕妇血压正常范围是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若血压低于90/60mmHg且心率增快,就需要高度警惕出血性休克的可能。
2.阴道出血监测
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出血速度。前置胎盘本身就容易出血,引产过程中出血可能会增多。要准确测量出血量,使用专用的出血量测量工具。对于有贫血病史的孕妇,在引产过程中出血的耐受能力更差,需要更积极地监测和处理出血情况。例如,孕妇既往有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在70-90g/L,那么在引产过程中一旦出血量较多,就更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加重的表现,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出血。
三、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1.术后一般护理
术后要注意孕妇的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休息的要求有所不同,年轻孕妇可能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要避免过早剧烈活动。饮食上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例如,可以多吃瘦肉、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
2.出血及感染监测
持续监测阴道出血情况及有无感染征象,如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常等。前置胎盘引产后感染风险也相对较高,因为胎盘附着部位容易有残留等情况。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糖尿病孕妇、免疫功能低下孕妇等,更要加强感染监测。糖尿病孕妇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导致感染发生,所以需要密切观察其体温、阴道分泌物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总之,20周前置胎盘引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团队密切配合,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引产方案,并在整个过程中严密监测,以最大程度保障孕妇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