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痛是颈部和肩部区域出现疼痛不适的症状,常见病因有肌肉劳损、颈椎病、外伤、肩周炎及其他疾病等,临床表现有疼痛特点及伴随症状,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预防与缓解措施有保持良好姿势、适度运动锻炼、选择合适睡眠姿势和枕头、注意颈部肩部保暖,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应方面的颈肩痛问题。
常见病因
肌肉劳损: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等,会使颈肩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劳损引发疼痛。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办公人群,由于颈部和肩部肌肉长时间固定姿势,容易出现颈肩痛。
颈椎病: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会压迫颈部的神经、血管等结构,从而引起颈肩痛。随着年龄增长,颈椎的退变会逐渐加重,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颈椎病导致颈肩痛。
外伤:颈部或肩部受到急性外伤,如车祸、摔倒等导致的颈部肌肉拉伤、颈椎骨折或肩部骨折等,会直接引起颈肩痛。比如运动时颈部受到外力撞击引发外伤,进而出现颈肩痛。
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的炎症,会导致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同时也可能牵扯到颈部出现疼痛,多见于50岁左右人群,又称“五十肩”。
其他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颈肩痛,如风湿性关节炎累及颈肩部时,会出现颈肩疼痛等症状;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也可能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不适。
临床表现
疼痛特点: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可为隐痛、刺痛或胀痛等。疼痛范围可能局限于颈部或肩部,也可能放射至上肢,影响上肢的感觉和活动。
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颈部活动受限,如转头困难;肩部活动受限,如抬肩困难等。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这与神经受压等情况有关。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颈肩部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颈部和肩部的压痛部位、活动范围等,初步判断颈肩痛的可能原因。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观察颈椎的骨骼结构,如是否有骨质增生、颈椎间隙是否变窄等情况,有助于诊断颈椎病等疾病。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颈椎的骨骼细节,对于颈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等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磁共振成像(MRI):对颈部的软组织结构,如颈椎间盘、脊髓等显示更为清晰,可明确是否存在脊髓受压等情况,是诊断颈椎病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预防与缓解措施
保持良好姿势: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例如使用手机时可适当抬高手机位置,保持颈部正直;伏案工作一段时间后要适当活动颈部和肩部。
适度运动锻炼:进行适合的颈肩部运动,如颈部的伸展运动、肩部的绕圈运动等,有助于增强颈肩部肌肉力量,预防颈肩痛。但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选择合适的睡眠姿势和枕头:睡眠时应选择合适高度和硬度的枕头,保持颈部的正常生理曲度。一般建议枕头高度以一拳高左右为宜,仰卧时枕头能支撑颈部,侧卧时枕头能保持肩部与头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注意颈部肩部保暖:避免颈肩部受凉,寒冷刺激可能会引起肌肉痉挛,加重颈肩痛。可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添加衣物,冬季可佩戴围巾保护颈部。
对于不同人群,儿童若出现颈肩痛需排查是否有不良姿势等情况;老年人由于颈椎退变等因素更要注重预防和早期发现颈肩痛;女性在特殊时期如孕期等,由于身体姿势变化等也可能出现颈肩痛,需特别注意姿势等方面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