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落枕可能由肌肉因素、颈椎因素、其他因素引起。肌肉因素包括睡眠姿势不当致颈部肌肉过度拉伸或紧张疲劳,以及颈部肌肉劳损致弹性协调性下降引发痉挛;颈椎因素有随年龄增长的颈椎退变致稳定性下降和正常生理曲度改变,还有颈椎病等颈椎疾病致颈部应激能力下降;其他因素包含寒冷刺激致颈部肌肉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肌肉紧张度增加,以及身体疲劳致颈部肌肉调节能力下降等,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因这些因素经常落枕。
一、肌肉因素
1.睡眠姿势不当:睡眠时如果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姿势,比如枕头过高或过低、睡姿过度扭转颈部等,会使颈部肌肉处于过度拉伸或紧张状态,持续的异常受力容易导致肌肉疲劳,进而引发落枕。例如,研究表明,不合适的枕头高度会改变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使得颈部肌肉不得不持续处于收缩状态来维持头部位置,长期如此就增加了落枕发生的风险,尤其对于长期低头工作、颈部肌肉本就相对紧张的人群,这种姿势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睡眠姿势不当落枕,年轻人可能因熬夜娱乐等原因睡眠姿势随意,老年人则可能因睡眠时不自觉改变姿势而出现。
2.颈部肌肉劳损:长期从事伏案工作、频繁低头看手机等人群,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容易发生劳损。肌肉劳损后,其弹性和协调性下降,在睡眠时稍有不适就可能引发肌肉痉挛,导致落枕。比如长期伏案工作的办公室职员,每天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颈部肌肉持续受力,日积月累就会出现肌肉劳损,进而增加落枕的发生几率,年龄方面中青年人群相对高发,因为他们的工作生活中这类颈部过度使用的情况较为常见。
二、颈椎因素
1.颈椎退变:随着年龄增长,颈椎会发生退变,如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等。颈椎退变会使颈椎的稳定性下降,正常的生理曲度改变,颈部对不良刺激的耐受能力降低,更容易出现落枕情况。一般4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增加,颈椎退变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年龄越大发生落枕与颈椎退变相关的可能性越大。例如,老年人颈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降低,椎体间稳定性变差,颈部肌肉和韧带等组织的支持作用减弱,轻微的颈部活动就可能引发落枕。
2.颈椎疾病:某些颈椎疾病也会导致经常落枕,如颈椎病等。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结构和功能已经存在异常,颈部的神经、血管等受到压迫或刺激,颈部的应激能力下降,容易在睡眠等情况下诱发落枕。比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病变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颈部肌肉反射性痉挛,从而频繁出现落枕现象,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但中老年人相对更常见,且有颈椎病病史的人群发生经常落枕的风险明显高于无颈椎病人群。
三、其他因素
1.环境因素:寒冷刺激也可能导致经常落枕。颈部受到寒冷空气侵袭时,会引起颈部肌肉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肌肉紧张度增加,容易发生痉挛,进而引发落枕。例如在寒冷的季节,夜间睡眠时颈部保暖不当,就容易因寒冷刺激而经常出现落枕情况,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受环境寒冷因素影响,尤其体质较弱者更易发生。
2.身体状态因素: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时,颈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下降,也容易出现落枕。比如过度劳累后,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过度消耗,身体整体机能下降,颈部肌肉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变差,睡眠时就更容易发生落枕。年轻人可能因连续加班等导致身体疲劳而经常落枕,老年人如果身体虚弱、劳累后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身体疲劳而增加落枕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