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腕舟骨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者,用石膏等固定;手术治疗用于移位明显及不愈合或延迟愈合者,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移植术等;康复治疗分固定期间和拆除固定后,固定期间进行手指、肩肘部活动,拆除固定后进行腕关节活动度和力量训练,不同患者康复有调整。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左腕舟骨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例如,对于儿童患者,若骨折移位不明显,保守治疗是常见选择,因为儿童骨骼具有一定可塑性,保守治疗可能更有利于骨折愈合且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对于一些老年人,身体状况不允许手术时也多考虑保守治疗。
2.具体方法:通常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一般需要将腕关节固定在功能位,固定时间较长,一般需要6-12周甚至更长时间,期间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固定期间需注意保持固定部位的血液循环,避免过紧或过松,同时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手指活动,防止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二、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
移位明显的骨折:当左腕舟骨骨折移位较明显时,如骨折端有明显分离、成角等情况,手术治疗是必要的。对于青壮年患者,若骨折移位明显,手术可以更好地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促进骨折愈合;对于一些特殊职业人群,如需要手部精细活动的劳动者,手术复位固定能更好地恢复手部功能,满足其工作需求。
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骨折:如果骨折经过一段时间保守治疗后仍未愈合或出现延迟愈合情况,也需要手术治疗。例如,骨折后3个月以上仍无明显愈合迹象,就需要考虑手术干预。
2.手术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手术切开暴露骨折部位,然后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如克氏针、螺丝钉等)进行固定。这种手术能够准确复位骨折端,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情况,可能需要结合多种内固定方式。
骨移植术:对于一些骨折不愈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骨移植。例如,取自身其他部位的骨组织移植到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这种情况在一些陈旧性左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患者中可能会用到。
三、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固定期间)
手指活动:在骨折固定后,患者就要开始进行手指的主动活动,如手指的屈伸、握拳等动作。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手指关节僵硬,同时对骨折部位的恢复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在医生指导下帮助儿童进行手指活动,注意活动的力度和范围要适中,避免影响骨折部位。
肩部和肘部活动:同时也要进行肩部和肘部的活动,如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等动作,以及肘关节的屈伸活动。这些关节的活动可以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维持上肢的整体功能。
2.后期康复(拆除固定后)
腕关节活动度训练:拆除固定后,首先要进行腕关节的活动度训练。可以通过主动和被动的方式进行,如用健侧手辅助患侧腕关节进行屈伸、旋转等活动,逐渐增加腕关节的活动范围。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再次损伤。
力量训练:随着腕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开始进行力量训练。可以使用握力器等器械进行手部力量训练,也可以进行一些抗阻的腕关节屈伸等动作训练,增强腕部肌肉力量,恢复手部的握持、捏持等功能。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力量训练的强度和方式要有所调整。例如,儿童患者的力量训练要更注重趣味性和适度性,避免过度劳累;老年人则要根据身体状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