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锁关节脱位有Rockwood分型,包括Ⅰ型(肩锁关节轻度扭伤)、Ⅱ型(肩锁关节半脱位)、Ⅲ型(肩锁关节完全脱位)、Ⅳ型(脱位合并韧带断裂且锁骨外侧端向内移位)、Ⅴ型(脱位严重,锁骨外侧端向上移位超2倍)、Ⅵ型(脱位且锁骨外侧端向下移位)。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Ⅰ型和Ⅱ型轻度及部分Ⅱ型可非手术(制动、对症治疗、肌肉锻炼等),儿童轻度脱位非手术需谨慎;Ⅲ型及以上、老年全身状况允许、年轻活动量大者多建议手术,老年全身差可考虑保守但功能恢复可能不佳。
一、肩锁关节脱位分型
(一)Rockwood分型
1.Ⅰ型:肩锁关节囊及喙锁韧带完整,为肩锁关节轻度扭伤。多因间接暴力引起,如跌倒时肩部着地,外力较轻,主要表现为肩锁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压痛不明显,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
2.Ⅱ型:肩锁关节囊及肩锁韧带撕裂,但喙锁韧带完整。肩锁关节半脱位,患肩疼痛、肿胀较明显,肩锁关节处可触及凹陷,压痛明显,锁骨外侧端有轻度向上移位。
3.Ⅲ型:肩锁关节囊、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肩锁关节完全脱位。患肩疼痛、肿胀严重,锁骨外侧端明显向上移位,可达肩关节水平以上,局部可触及明显的台阶感。
4.Ⅳ型: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肩锁韧带断裂,锁骨外侧端除向上移位外,还向内移位进入或穿过斜方肌。此型较少见,常伴有肩部的严重损伤,可出现肩部畸形及功能障碍。
5.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肩锁韧带完全断裂,锁骨外侧端向上移位超过肩关节水平的2倍。患肩肿胀、疼痛剧烈,畸形明显,功能障碍严重。
6.Ⅵ型: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肩锁韧带完全断裂,锁骨外侧端向下移位进入喙突下或锁骨下方。此型更为罕见,常因强大的暴力所致,可引起肩部复杂的解剖结构损伤。
二、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治疗
1.Ⅰ型和Ⅱ型:对于轻度的Ⅰ型和部分Ⅱ型肩锁关节脱位,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患肢吊带制动3-4周,期间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和肿胀。在制动期间应注意进行肩关节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制动期满后逐渐开始肩关节的活动度锻炼。
2.儿童患者:儿童的肩锁关节脱位由于其骨骼和韧带的特点,在治疗上需更加谨慎。对于轻度的脱位,非手术治疗可能是主要方式,但要密切观察复位情况和肩关节的发育情况。因为儿童的肩锁关节结构相对柔软,在制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合适的制动位置,避免过度制动导致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二)手术治疗
1.Ⅲ型及以上:对于Ⅲ型、Ⅳ型、Ⅴ型和Ⅵ型肩锁关节脱位,一般建议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恢复肩锁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稳定性。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采用克氏针、钢板等进行固定;对于喙锁韧带损伤严重的患者,还可采用喙锁韧带重建术,常用的自体肌腱(如喙肱肌腱等)或异体肌腱进行重建。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差,手术耐受性可能较低。在决定手术治疗时需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如果患者全身状况允许,手术治疗可以恢复肩锁关节的稳定性,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患者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则可考虑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可能会导致肩关节功能恢复不佳,影响日常活动。
3.年轻、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对于年轻、活动量较大的患者,由于其对肩关节功能要求较高,手术治疗能更好地恢复肩锁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肩关节功能,重返工作和运动等高强度活动。因此,这类患者多倾向于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