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后分早期(固定期间)、拆除固定后的早期、后期功能恢复锻炼阶段。早期有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及肩部、腕部活动;拆除固定后的早期包括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练习;后期有力量增强及日常生活活动模拟练习,各阶段针对不同人群有相应练习方法,以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及适应日常生活。
一、早期(固定期间)的锻炼
1.肌肉等长收缩练习
适用人群:适用于所有肘关节脱位后进行固定的患者,包括儿童、成人等不同年龄人群。
具体做法:在固定期间,患者可进行上臂肌肉的等长收缩,即肌肉用力收缩但不产生关节活动。例如,用力握拳、放松,重复进行;同时上臂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也可进行等长收缩练习,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每组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肌肉萎缩,因为长时间固定会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等长收缩可以维持肌肉的力量和体积。
2.肩部和腕部的活动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患者均可进行肩部及腕部活动。
具体做法:肩部可以进行简单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等动作,但要注意幅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肘关节固定;腕部可以进行握拳-伸指、腕关节的屈伸等活动,每天可多次进行这些动作练习。肩部活动有助于维持肩部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功能,腕部活动则可避免腕关节出现僵硬等问题;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可协助进行轻柔的肩部和腕部活动,以保证其关节活动度不受影响。
二、拆除固定后的早期锻炼
1.肘关节屈伸练习
适用人群:所有拆除肘关节固定装置的患者,包括不同年龄、性别及不同病史的患者。
具体做法:患者可坐在椅子上,将前臂放在桌子上,缓慢屈伸肘关节。开始时幅度较小,逐渐增加活动范围,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3-4次。对于儿童,家长要在旁协助,控制屈伸的力度和幅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再次损伤;成人则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渐加大活动幅度,但要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通过这种练习可以逐渐恢复肘关节的正常屈伸功能,防止关节粘连。
2.前臂旋转练习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患者。
具体做法:患者取坐位,掌心向上和向下分别进行前臂的旋转动作,先缓慢向一个方向旋转,再向相反方向旋转,每次旋转10-15次,每天进行3-4组。旋转练习有助于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这对于日常生活中很多动作的完成非常重要,如拧毛巾等。儿童进行该练习时家长需轻柔操作,成人同样要注意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三、后期功能恢复锻炼
1.力量增强练习
适用人群:恢复到一定程度的患者,包括不同年龄、性别患者。
具体做法:可以进行手持轻重量物体(如小沙袋)进行屈伸肘关节练习,逐渐增加重量,以增强肘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例如,手持1-2公斤的沙袋进行缓慢的屈伸动作,每组10-15次,每天3-4组;还可以进行抗阻练习,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抗阻练习,弹力带一端固定,患者用手拉住另一端进行屈伸动作,增加肌肉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恢复关节功能。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重量的物体进行练习,避免过度负重影响骨骼发育;成人则可根据自身力量逐渐增加负荷。
2.日常生活活动模拟练习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患者。
具体做法: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进行练习,如穿衣、梳头、洗脸等动作。通过这些练习使肘关节功能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需求。例如,练习用患侧手缓慢地进行穿衣动作,先将衣服拿起,然后尝试将手臂伸进衣袖等,逐渐提高肘关节在实际生活场景中的活动能力和协调性。儿童在进行此类练习时,家长可给予适当引导和帮助,确保练习安全且有效;成人则可自主进行更贴近生活的模拟练习,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