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窦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处理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鼻腔护理)和药物治疗(抗生素、鼻用糖皮质激素、解热镇痛药);慢性可药物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或手术治疗(药物无效且影响生活质量时);患者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增强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儿童筛窦炎诊断治疗更谨慎,用药需遵规范,操作要小心;老年人筛窦炎需考虑基础疾病和药物相互作用,加强护理。
一、筛窦炎的定义与分类
筛窦炎是指筛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可分为急性筛窦炎和慢性筛窦炎。急性筛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慢性筛窦炎常因急性筛窦炎未彻底治愈迁延而来。
二、急性筛窦炎的处理
1.一般治疗
休息与多饮水: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利于身体恢复,同时多饮水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毒素排出。对于儿童,要确保其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保证每天睡眠充足,且鼓励其多喝温水,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鼻腔护理:可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冲洗器具,控制好冲洗压力,避免造成不适或损伤。
2.药物治疗
抗生素:若考虑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但需根据病原菌类型合理选择,如对于常见的链球菌等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不过药物使用需遵循医疗规范,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判断是否使用及选择合适药物。
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筛窦黏膜炎症、水肿,缓解鼻塞等症状。但儿童使用时要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型,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疗程。
解热镇痛药:若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但要注意儿童的用药禁忌,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且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情况谨慎用药。
三、慢性筛窦炎的处理
1.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可减轻筛窦黏膜炎症,改善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要根据其病情和身体状况调整药物使用,儿童使用时更需密切关注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黏液促排剂:可促进筛窦内黏液排出,改善鼻腔通气和鼻窦引流。儿童使用时要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确保用药安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慢性筛窦炎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鼻内镜下筛窦开放术等,通过手术清除筛窦内的病变组织,改善鼻窦引流。但手术有一定适应证和风险,需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对于儿童患者,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等因素对手术的影响。
四、筛窦炎患者的生活方式注意事项
1.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是过敏因素诱发的筛窦炎,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注意观察生活环境中可能的过敏原,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保持室内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2.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儿童,要提供多样化的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鼓励其进行适合年龄的体育活动,如儿童可进行散步、简单的球类运动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筛窦炎的发作风险。
3.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在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要加强防护,如在流感季节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等。
五、特殊人群筛窦炎的注意事项
1.儿童筛窦炎
儿童筛窦炎在诊断和治疗上需更加谨慎。儿童的鼻窦发育尚未完全,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遵循儿童用药规范,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鼻塞、流涕、头痛等情况,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儿童鼻腔较窄,进行鼻腔冲洗等操作时要特别小心,防止损伤鼻腔黏膜。
2.老年人筛窦炎
老年人筛窦炎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筛窦炎时,要考虑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使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血糖、血压等产生影响,需在医生的综合评估下合理用药。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护理,关注其身体的整体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