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窦炎是发生在筛窦部位的炎症,包括急性和慢性,病因有感染、解剖、变应性等,临床表现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可通过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原则上急性用药物、鼻腔冲洗,慢性用药物或手术,可通过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过敏原、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鼻腔卫生来预防。
一、筛窦炎的定义
筛窦炎是发生在筛窦部位的炎症,筛窦是鼻窦的一部分,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它们都位于颅骨内,围绕在鼻腔周围。
二、筛窦炎的分类及病因
1.分类
急性筛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慢性筛窦炎:可由急性筛窦炎迁延不愈转化而来,也可能与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变应性因素等有关。
2.病因
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是常见病因,例如在感冒后,病毒感染破坏了鼻腔鼻窦的黏膜屏障,细菌容易趁机侵入筛窦引发炎症。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因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筛窦炎。
解剖因素:筛窦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如存在筛窦气房发育异常、中鼻道狭窄等情况,会影响筛窦的引流,导致分泌物积聚,容易引发炎症。成年人若本身存在鼻腔鼻窦解剖异常,也增加了患筛窦炎的风险。
变应性因素:过敏体质者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等,会引起鼻腔鼻窦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炎症,长期的变态反应也可能累及筛窦,导致筛窦炎。例如过敏体质的人群在花粉季节,更容易出现筛窦炎相关症状。
三、筛窦炎的临床表现
1.症状
局部症状
鼻塞:患侧或双侧鼻塞,急性筛窦炎时鼻塞症状可能较为明显,是由于炎症导致筛窦黏膜肿胀,鼻腔通气受阻。儿童鼻塞可能影响呼吸和睡眠,需要家长密切关注。
流涕:急性筛窦炎流涕多为脓性或黏脓性,可流向咽部;慢性筛窦炎流涕症状相对较轻,但也可能持续有脓性或黏脓性分泌物。
头痛:筛窦炎可引起头痛,急性筛窦炎头痛有一定的特点,如疼痛部位多在眼内眦或鼻根部,也可放射至头顶;慢性筛窦炎头痛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表现为头部沉重感等。
全身症状:急性筛窦炎可能伴有发热、畏寒、乏力等全身症状,儿童患急性筛窦炎时全身症状可能较成年人更明显,如发热温度可能较高,需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等。慢性筛窦炎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有倦怠、食欲减退等表现。
四、筛窦炎的诊断
1.症状和体征: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如鼻塞、流涕、头痛等情况,以及进行鼻腔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或嗅裂有脓性分泌物等体征来初步判断。
2.影像学检查
鼻窦CT:是诊断筛窦炎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筛窦内的炎症情况,如黏膜增厚、有无积液、气房混浊等,能明确筛窦炎的病变范围和程度。对于儿童,进行鼻窦CT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但在必要时为了明确诊断也是需要进行的。
五、筛窦炎的治疗原则
1.急性筛窦炎
药物治疗:根据致病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感染治疗;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腔黏膜炎症肿胀,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常用药物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短期缓解鼻塞症状,但需注意使用时间,避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减轻炎症反应。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选择合适的冲洗器具和溶液浓度,避免冲洗不当造成损伤。
2.慢性筛窦炎
药物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持续使用以控制鼻腔炎症;对于存在变应性因素的患者,可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如果有黏液促排剂,也可使用以促进筛窦内黏液排出。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存在明显解剖异常影响筛窦引流等情况的慢性筛窦炎患者,可考虑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改善筛窦的引流情况,消除炎症病灶。
六、筛窦炎的预防
1.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儿童要注意营养的摄入,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来增强免疫力。
2.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过敏体质者,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3.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进行规范治疗,防止感染蔓延至筛窦引发炎症。儿童患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时,家长要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
4.注意鼻腔卫生:养成良好的鼻腔卫生习惯,不用力擤鼻等,减少鼻腔感染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