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膝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以膝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年龄、肥胖、创伤、职业、遗传等是发病原因,病理有软骨、骨质、滑膜改变,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畸形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有非药物、药物、手术等方法,预防要保持合理体重、避免过度劳累、正确运动、保护膝关节、定期体检。
一、定义
退行性膝关节炎又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它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化,关节边缘骨质增生,进而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
二、发病原因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软骨会发生自然退变。一般来说,30-40岁时软骨开始出现轻微退变,50岁以上人群中,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软骨细胞的代谢功能下降,软骨的营养供应相对不足,导致软骨逐渐磨损。
(二)肥胖因素
肥胖人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比正常体重人群大得多。过多的体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重,加速软骨的磨损和退变。研究表明,体重超标会使膝关节患退行性膝关节炎的风险显著增加。
(三)创伤因素
既往膝关节的创伤,如骨折、韧带损伤等,如果没有得到妥善治疗,会影响膝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力学功能,增加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发病几率。例如,膝关节骨折后,关节面不平整,会导致关节软骨受力不均,加速软骨退变。
(四)职业因素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蹲起、跪立等工作的人群,膝关节软骨磨损的几率较高。比如矿工、农民等职业,膝关节反复受到磨损,容易引发退行性膝关节炎。
(五)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使得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膝关节软骨退变和骨质增生,从而患上退行性膝关节炎。
三、病理改变
(一)软骨改变
最初表现为软骨表面不光滑,逐渐出现局部磨损、裂隙、糜烂,甚至软骨剥脱,使软骨下骨暴露。软骨的退变会导致其缓冲、润滑膝关节的功能丧失,进而引起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
(二)骨质增生
关节软骨退变后,机体为了修复和适应,会在关节边缘出现骨质增生,也就是骨刺形成。骨刺的形成会刺激周围的软组织,引起疼痛、肿胀等症状,并且会进一步影响关节的活动。
(三)滑膜改变
滑膜会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滑膜充血、水肿,分泌过多的滑液,导致关节肿胀。长期的滑膜炎症还可能导致滑膜增生,加重关节的病变。
四、临床表现
(一)疼痛
早期疼痛多为轻中度,一般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甚至在休息时也会出现疼痛。疼痛的性质可为钝痛、刺痛或酸痛等。
(二)肿胀
膝关节肿胀可由滑膜炎症、关节腔积液等引起。急性发作时肿胀明显,慢性期肿胀可能相对较轻,但仍可见关节周围肿胀。
(三)僵硬
患者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开始活动时,膝关节会有僵硬感,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活动后僵硬感逐渐缓解。但过度活动后,僵硬感又会加重。
(四)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肿胀、软骨磨损等原因,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减小,表现为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上下楼梯费力等。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
(五)畸形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膝关节畸形,如膝内翻(O型腿)或膝外翻(X型腿)等,这是由于膝关节骨质增生、软骨退变导致关节结构异常所致。
五、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膝关节的外观,观察有无肿胀、畸形等;检查膝关节的活动度,了解屈伸范围;进行压痛检查,确定疼痛的部位;还会进行一些特殊的体格检查,如浮髌试验等,以判断有无关节腔积液等情况。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是诊断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常用方法。可发现膝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改变。通过X线片还可以根据膝关节间隙狭窄程度等情况对病情进行分期。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膝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结构的病变情况,对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有重要价值。可以发现软骨的退变、半月板损伤、滑膜炎症等。
六、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
1.非药物治疗
减轻体重:对于肥胖患者,减轻体重可以显著减轻膝关节的负重,延缓病情进展。一般建议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实现。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理疗等。热敷可以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冷敷可用于急性炎症期,减轻肿胀和疼痛。按摩和针灸等方法可以改善膝关节的局部气血运行,缓解症状。
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例如,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以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等。但要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如长时间跑步、爬山等,以免加重膝关节的损伤。
2.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还可以向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等药物,以润滑关节、营养软骨。但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膝关节置换术等。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二)预防
1.保持合理体重: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来维持健康体重,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2.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频繁进行对膝关节磨损较大的活动。
3.正确运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避免运动损伤。例如,在进行跑步等运动时,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和跑鞋,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
4.保护膝关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膝关节,避免膝关节受到外伤。例如,上下楼梯时要缓慢,避免跌倒等。
5.定期体检: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膝关节的检查,早期发现膝关节的病变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