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炎的症状主要有烧心、反流、吞咽疼痛、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治疗方法则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症状
1.烧心
烧心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在胸骨后出现一种烧灼样的不适感,多在进食后1小时左右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这是由于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的。
2.反流
胃内容物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有时可感觉到酸性液体或食物反流到口腔,常在烧心之前出现。
3.吞咽疼痛
患者在吞咽食物时可感到疼痛,严重时甚至吞咽唾液也会疼痛,这是因为炎症导致食管黏膜破损,食物刺激破损处引发疼痛。
4.吞咽困难
初期可能是间歇性的,随着病情进展可变为持续性。这是由于食管黏膜炎症、水肿或瘢痕形成导致食管狭窄所致。
5.胸骨后疼痛
疼痛可放射至后背、胸部、肩部等部位,有时类似心绞痛,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二.治疗
1.调整饮食
避免辛辣、油腻、过酸、过烫及高脂肪食物,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以减轻对食道黏膜的刺激。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面条等,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暴饮暴食,餐后保持直立姿势1-2小时,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降低食道内酸性环境;多潘立酮、枸橼酸莫沙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加速胃排空,减少反流;硫糖铝、铝碳酸镁等黏膜保护剂在食道表面形成保护膜,促进黏膜修复。感染性食道炎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氟康唑、阿莫西林等抗真菌药或抗生素。
3.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胃底折叠术、食管扩张术或食管切除术等,以修复食道结构,减少反流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