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术后分早期(1-2周)、中期(2-6周)、后期(6周以上)进行康复训练,早期有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中期有踝关节主动屈伸、直腿抬高训练;后期有平衡、步态训练,不同年龄段、健康状况患者训练需相应调整。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患者伸直膝关节,用力绷紧大腿肌肉,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对于成年跟骨骨折患者,通过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可防止肌肉萎缩,儿童患者进行该训练时需在家长协助下确保动作规范,避免因力量控制不当影响训练效果。
中期康复训练(术后2-6周)
踝关节主动屈伸:患者坐于床边,患侧下肢自然下垂,主动进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幅度逐渐增大,每次屈伸尽量达到最大范围,重复10-15次,每天3-4组。对于老年跟骨骨折患者,可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和频率,以患者耐受为准,防止过度运动导致损伤加重。
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患侧下肢伸直,慢慢抬起下肢,使下肢与床面成30°-45°,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每天3-4组。不同年龄患者直腿抬高的角度和次数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调整,年轻患者可适当增加难度,年老患者则需循序渐进。
后期康复训练(术后6周以上)
平衡训练:可选择在平衡垫上进行单腿或双腿站立训练,患者站在平衡垫上,尽量保持身体平衡,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2-3次。对于跟骨骨折后长期卧床导致平衡功能下降的患者,平衡训练有助于恢复正常步态和平衡能力,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经常运动的患者可适当延长训练时间和增加训练难度。
步态训练:患者在平行杠内进行步行训练,逐步增加步行的距离和速度,从慢速小步走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步态。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跟骨骨折患者,步态训练时需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和足部感觉,防止因步态不稳引发跌倒等意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