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由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高敏状态胸膜腔引发,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相关,青少年等为易感人群,病理有渗出等过程,诊断需结合多方面,要与其他胸膜炎鉴别。
易感人群及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青少年相对更易患结核性胸膜炎。青少年时期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当接触到结核分枝杆菌时,更容易受到感染引发相关疾病。
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发展为结核性胸膜炎。例如艾滋病患者,其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能力大幅降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发生结核性胸膜炎的风险显著增加。
接触史: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几率较高,进而容易引发结核性胸膜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会排出大量含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密切接触者吸入后,结核分枝杆菌有机会进入体内引发感染。
病理生理过程
结核性胸膜炎发生时,胸膜会出现炎症反应,初期为渗出性炎症,胸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浆液纤维蛋白渗出,导致胸腔积液。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纤维素沉积、包裹等情况。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可能会影响肺的正常功能,导致肺组织受压,影响呼吸功能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关联
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如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可见胸腔积液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胸水检查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或结核相关的免疫学指标异常等)。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相区分,如化脓性胸膜炎、癌性胸膜炎等。化脓性胸膜炎多有高热、胸痛等明显感染症状,胸水检查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癌性胸膜炎多有原发肿瘤的表现,胸水查找癌细胞等可协助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