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时间延长每个心房冲动均能传入心室但传导速度减慢致PR间期延长且恒定其发生机制是房室结传导延迟常见病因有生理性如运动员迷走神经张力高、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及病理性如心血管疾病、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等本身通常无症状需结合临床评估潜在病因生理性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心电图病理性者针对原发病治疗老年人需关注传导系统退变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运动员生理性者一般不影响正常运动但需动态观察PR间期变化。
一、定义与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中1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传导时间延长,每个心房冲动均能传入心室,但传导速度减慢。其典型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成人PR间期超过0.20秒(老年人PR间期超过0.22秒),且PR间期恒定。
二、发生机制
主要是房室结部位的传导延迟,心房激动从心房传到心室的时间延长,但仍能全部传导至心室。
三、常见病因
(一)生理性因素
部分健康人群可出现生理性1度房室传导阻滞,如运动员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导致PR间期轻度延长;老年人因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变,也可能出现轻度PR间期延长。
(二)病理性因素
1.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可因心肌缺血、炎症、纤维化等导致房室传导系统受损,引起PR间期延长。
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可延长房室传导时间,导致1度房室传导阻滞。
3.其他: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等也可能引发1度房室传导阻滞。
四、临床意义及应对
1度房室传导阻滞本身通常无明显症状,但需结合临床情况评估潜在病因。若由生理性因素引起,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心电图即可;若由病理性因素导致,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治疗冠心病、控制心肌炎等。对于老年人,需关注心脏传导系统退变情况,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运动员出现生理性1度房室传导阻滞时,一般不影响正常运动,但需动态观察PR间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