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预激综合征因存在先天性房室间附加传导束致电传导异常部分无症状有症状者可有心悸等且与情绪劳累等相关有遗传及人群差异因素靠心电图诊断无症状者定期随访有症状者可药物或射频消融治疗儿童需密切关注且优先非药物干预有基础病史者要避免诱因遵个体化方案。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心脏预激综合征是由于心脏存在先天性房室间附加传导束,导致心脏电传导通路异常的一种疾病。正常心脏电冲动由窦房结发出,经房室结下传至心室,而预激综合征患者的附加传导束(如Kent束、James束、Mahaim纤维等)使电冲动可绕过房室结提前到达心室,引起心室部分或全部提前激动。
二、临床表现
1.无症状情况: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仅在心电图检查时偶然发现。
2.有症状情况:可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严重时可引发心动过速,甚至导致晕厥。症状发作可能与情绪波动、过度劳累、过量饮酒等因素相关。
三、发病相关因素
1.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2.人群差异:儿童可能因先天性传导束发育异常发病,不同性别发病率无显著性别差异,但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可能影响症状发作。
四、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典型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缩短、出现delta波、QRS波增宽等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可辅助诊断。
五、治疗原则
1.无症状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避免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定期随访。
2.有症状者: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如药物控制心律失常或通过射频消融术等方法消除附加传导束以根治疾病。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由于儿童心脏发育尚不完善,若确诊预激综合征,需密切关注症状变化,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避免因不当用药影响心脏发育,且需定期进行心脏检查评估病情。
有基础病史者:本身有其他心脏疾病或基础病史的患者,需更加严格避免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如情绪剧烈波动等,并遵循医生制定的个体化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