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B超显示有子宫内膜厚度异常(多数超10mm且不均匀)、宫腔内有实质不均质回声团(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可显示子宫肌层受侵情况(肌层回声不均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宫腔内异常回声团周围及内部血流丰富且阻力指数降低等特点,B超是初步筛查手段,还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要考虑个体差异。
子宫内膜厚度异常:多数患者会出现子宫内膜增厚的情况,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有所变化,一般非孕期育龄女性子宫内膜厚度通常在5~12mm左右,而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常超过10mm,且增厚可呈不均匀性。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约7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B超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大于10mm。
宫腔内异常回声:宫腔内可探及实质不均质回声团,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在宫腔内生长,破坏了正常的子宫内膜结构,导致回声不均匀。比如肿瘤组织坏死、出血等情况会使宫腔内出现异常的回声表现。
子宫肌层浸润情况显示:可观察到子宫肌层受侵的情况,若肿瘤侵犯子宫肌层,B超可显示肌层回声不均匀,侵犯处肌层回声紊乱等。通过测量肿瘤与肌层的界限、侵犯肌层的深度等,有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例如当肿瘤侵犯肌层小于1/2时,与侵犯肌层大于1/2时,在B超上的回声表现和界限等会有不同特征,这对临床分期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血流信号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宫腔内异常回声团周围及内部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血流阻力指数可降低等。这是由于肿瘤生长迅速,需要丰富的血液供应来维持,所以血管增生明显,通过血流信号的检测可以辅助判断肿瘤的活性等情况。
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病史的患者,B超表现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异,但总体上述特点是比较常见的。对于有相关症状怀疑子宫内膜癌的人群,B超检查只是初步筛查手段,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等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以更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癌及病情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