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由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及肺泡上皮细胞致肺间质及实质炎症,常见引发病毒有流感病毒(甲、乙型,儿童和老年人易感染)、副流感病毒(致小儿肺炎和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感染风险高)、腺病毒(50多种血清型,3、7等型可致肺炎,儿童易暴发流行且病变重)、呼吸道合胞病毒(婴幼儿病毒性肺炎最主要病原体,冬春季多发,可致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严重可致呼吸衰竭)、冠状病毒(SARS-CoV、MERS-CoV、SARS-CoV-2等,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发展为重症风险高)。
流感病毒:包括甲型、乙型流感病毒等,是引起病毒性肺炎较为常见的病原体。流感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易造成传播。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进而引发肺炎;而老年人本身机体功能衰退,也较易受流感病毒侵袭导致病毒性肺炎。
副流感病毒:分为Ⅰ、Ⅱ、Ⅲ、Ⅳ型等,常引起小儿肺炎和细支气管炎。在儿童群体中,副流感病毒感染较为常见,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婴幼儿由于呼吸道结构和免疫功能特点,感染后发生肺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腺病毒:已知有50多种血清型,其中3、7、11、14、21型等可致肺炎,多见于儿童。腺病毒肺炎的传染性较强,在幼儿园、学校等儿童聚集的场所容易造成暴发流行。儿童感染腺病毒后,肺部病变相对较重,可能出现持续高热、咳嗽等症状。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最主要病原体,多发生于冬春季。婴幼儿由于呼吸道黏膜娇嫩、免疫功能低下,极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可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冠状病毒: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以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等。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不同年龄段均可感染,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病毒性肺炎的风险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