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主要有腹痛(育龄期女性常见,表现为一侧下腹部突发疼痛,程度不一,出血多可致全腹疼痛)、腹腔内出血表现(内出血少可有肛门坠胀感,内出血多有失血性休克表现,育龄女性出现不明原因头晕心慌需警惕)、阴道出血(部分患者有少量类似排卵期出血,需与其他阴道出血鉴别)、妇科检查表现(一侧附件区明显压痛、宫颈举痛,妇科检查对育龄女性诊断重要,青春期女性检查需尊重意愿)等表现。
发生机制:黄体内部出血增多,压力增加,刺激腹膜,从而引起腹痛。出血较多时,血液刺激可导致整个下腹部甚至全腹出现疼痛。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育龄期女性,不同年龄的育龄女性均可发生,青春期女性也有发病可能,主要与黄体的生理变化相关。
腹腔内出血表现
内出血少:可能仅有轻度的肛门坠胀感。这是因为少量血液积聚在盆腔最低处直肠子宫陷凹,刺激直肠所致。
内出血多:当腹腔内出血量较多时,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慌、出汗等失血性休克表现。这是由于大量血液丢失,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引起。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
特殊人群情况:育龄女性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心慌等症状时,需警惕黄体破裂导致的腹腔内出血,尤其是有性生活史的女性。
阴道出血
表现情况:部分患者可有少量阴道出血,类似月经中期的排卵期出血。这是因为黄体破裂后,激素水平短暂波动,引起子宫内膜少量脱落。
与其他情况鉴别:需与正常月经、先兆流产或宫外孕等引起的阴道出血相鉴别。通过详细询问月经史、进行妊娠试验等可以辅助鉴别。
妇科检查表现
盆腔触痛:妇科检查时可发现一侧附件区有明显压痛。这是由于黄体破裂部位受到刺激,炎症反应导致局部压痛明显。
宫颈举痛:宫颈有举痛,即医生搬动宫颈时患者下腹部疼痛加剧。这是因为盆腔内出血刺激宫颈周围组织引起。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妇科检查对于育龄女性黄体破裂的诊断至关重要,但操作时需轻柔,避免加重患者疼痛和内出血情况。对于青春期女性进行妇科检查时,需尊重患者意愿,必要时在家长陪同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