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表现具有阶段性,包括ST段抬高阶段(普遍导联ST段弓背向下型抬高、部分伴PR段压低)、演变阶段(ST段回降至基线、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恢复期或慢性阶段(T波恢复正常、少数遗留轻微异常),不同人群基本类似,老年、女性、有长期慢性疾病病史者需结合情况鉴别或考虑相关影响。
ST段抬高阶段:
普遍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下型抬高:这是急性心包炎较常见的早期表现,除aVR和V1导联外,其他导联ST段均可抬高,一般抬高幅度在0.1-0.5mV左右。其机制是心包炎症累及心外膜下心肌,导致心肌复极异常。例如,研究发现约90%的急性心包炎患者在病程早期会出现ST段的这种改变。
PR段压低:部分患者可伴有PR段压低,尤其是在ST段抬高的导联中,PR段压低可能与心包炎症影响心房复极有关。
演变阶段:
ST段回降至基线:随着病情进展,ST段逐渐回降至基线水平,此阶段可持续数天至数周。
T波改变:随后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T波倒置的深度和范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T波倒置是由于心肌复极的进一步异常所致,T波倒置可逐渐加深然后又逐渐变浅,多数患者在数周-数月内T波可恢复正常,但也有部分患者T波倒置会持续较长时间。
恢复期或慢性阶段:
T波恢复正常:如果病情恢复顺利,T波可逐渐恢复至正常形态。
可能遗留轻微异常:少数患者可能会遗留一些轻微的心电图异常,如T波低平,但一般不会有严重的病理性改变。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表现基本类似,但在一些特殊人群中需要注意:对于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心脏疾病,如冠心病等,此时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表现可能会被掩盖或需要与冠心病等疾病的心电图表现相鉴别;女性患者在急性心包炎时的心电图表现与男性无明显差异,但在诊断时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对于有长期慢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表现同样遵循上述规律,但在治疗时需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