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症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适用于滑脱轻、无症状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者,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佩戴支具、康复锻炼;手术适用于滑脱重、有明显神经症状且非手术无效者,方式有减压术、复位融合术、内固定术,需综合多因素选治疗方案并关注康复情况。
具体措施
卧床休息:急性发作期应严格卧床休息,一般建议卧床2-3周,可缓解腰部疼痛等症状。对于儿童患者,需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休息时间,以利于腰椎周围组织炎症的消退。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超短波等理疗方式能减轻炎症反应。不同年龄患者物理治疗的参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皮肤娇嫩,需调整合适的能量和时间。
佩戴支具:可选择腰围或腰骶支具,限制腰椎活动,减轻椎体间的压力,延缓滑脱进展。支具的选择和佩戴时间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儿童佩戴支具时要注意舒适度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康复锻炼:在症状缓解期,进行适当的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飞燕等。但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儿童进行康复锻炼时,强度和难度需适中,可在家长或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手术治疗
适应证:对于滑脱程度较重(Ⅱ度及以上)、出现明显神经症状(如下肢麻木、无力、疼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减压术:当存在神经压迫时,需进行神经减压手术,解除神经根受压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神经结构和耐受程度不同,手术操作需精细。
复位融合术:通过手术将滑脱的椎体复位,并进行椎间融合,以稳定脊柱。常用的融合方式有植骨融合等。儿童由于脊柱仍在发育,手术需谨慎考虑融合对脊柱生长的影响。
内固定术:配合复位融合术使用内固定装置,如椎弓根螺钉等,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和手术操作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
腰椎滑脱症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和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