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关节脱位需增强运动防护意识、注意日常行为规范并关注特殊人群。运动前充分热身、选合适装备;日常避免不良姿势久坐、上下楼梯小心;儿童青少年加强运动监管,老年人选适合运动、动作缓慢。
选择合适运动装备:不同运动应配备相应合适装备。例如,进行篮球运动时,佩戴专业的护膝、护腕等装备,能为膝关节、腕关节等提供额外支撑,减少关节受伤脱位的可能性。护膝可以限制膝关节过度屈伸,护腕能稳定腕关节,降低运动中因外力导致关节脱位的几率。
注意日常行为规范
避免不良姿势久坐:对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等,要注意保持正确坐姿。久坐时应保持腰部挺直,臀部完全坐在椅子上,使脊柱处于正常生理曲度,避免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防止因脊柱受力不均衡影响相关关节健康。长期不良姿势可能导致脊柱周围关节力学失衡,增加肩关节、腰椎关节等脱位风险。
上下楼梯小心谨慎: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上下楼梯时都要小心。老年人由于关节退变等原因,更易发生关节脱位。上下楼梯时要一步一步稳当地走,手扶扶手,避免奔跑、跳跃等危险动作。例如,下楼时重心稍向后,前脚先着地,缓慢下楼;上楼时前脚先上,保持身体平衡,减少关节承受的异常应力,降低膝关节、髋关节等脱位风险。
关注特殊人群
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活泼好动,但运动协调能力相对较弱。家长和老师要加强对他们的运动监管,避免剧烈、危险的运动。例如,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合理安排运动项目,避免让儿童进行过于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如过于剧烈的橄榄球等运动,防止因运动损伤导致关节脱位。同时,儿童在日常玩耍时也要注意安全,避免碰撞等导致关节受伤。
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磨损、骨质退变等,关节稳定性下降。老年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散步时可选择平坦路面,速度适中;打太极拳能增强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此外,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起身、行走等动作要缓慢,避免快速转身、大幅度弯腰等动作,防止关节脱位。例如,从椅子上起身时,应先将身体向前移动,然后缓慢站起,减少对髋关节、膝关节等的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