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时间延长致PR间期超0.20秒且每个心房冲动可传心室的心律失常,病因有生理性(如运动员、老年人迷走神经张力高)和病理性(心肌缺血、心肌炎等),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有心悸,靠心电图诊断,治疗针对原发病,单纯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预后相对较好但原发病未控可进展,老年人需密切监测原发病等,儿童先天性的要关注心脏发育等,妊娠期女性要产检关注心电图。
一、定义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时间延长,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超过0.20秒,每个心房冲动均可传入心室的心律失常。
二、病因
(一)生理性因素
运动员、老年人等可能出现生理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二)病理性因素
心肌缺血(如冠心病发作时)、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药物影响(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可导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因其他疾病行心电图检查时被发现,部分患者可能有心悸等非特异性表现,但一般不影响血流动力学。
四、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特征为PR间期>0.20秒,且每个P波后均有相关的QRS波群。
五、治疗原则
(一)针对原发病治疗
若由心肌缺血、心肌炎等病理性因素引起,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改善心肌缺血、控制感染等。
(二)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单纯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且心室率正常、无症状者,通常无需药物治疗,定期随访心电图观察PR间期变化及病情进展。
六、预后
单纯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相对较好,但若原发病控制不佳,可能进展为更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
需密切监测原发病情况,如冠心病患者要严格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避免使用加重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定期进行心电图及心脏相关检查。
儿童
若为先天性因素导致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需关注心脏发育情况,定期复查心电图,评估房室传导功能变化,同时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的行为。
妊娠期女性
需警惕可能存在的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影响,定期产检时关注心电图变化,若有异常及时就医,综合评估胎儿及自身心脏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