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血压病因多样,包括肾脏疾病相关(肾小球疾病致急慢性肾炎、先天性肾脏病变如肾发育不全、多囊肾等引发)、心血管疾病相关(主动脉缩窄致近端血压升高)、内分泌疾病相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因醛固酮过多、嗜铬细胞瘤因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发)、神经系统相关(颅内肿瘤影响神经内分泌调节、神经系统感染刺激影响血压调节),临床需结合多方面综合判断并针对性处理,密切监测患儿血压及生长发育等。
先天性肾脏病变:如先天性肾发育不全,肾脏体积小于正常,功能受损,可导致肾素分泌增多,引起血压升高;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肾脏出现多个囊肿,压迫肾组织,影响肾功能,进而引发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相关病因
主动脉缩窄: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由于主动脉局部狭窄,导致近端血压升高,远端血压降低。患儿上肢血压高于下肢血压,可伴有上肢潮红、出汗,下肢发凉、脉搏减弱等表现。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主动脉缩窄处血流受阻,引起缩窄近端血压升高,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进一步加重血压升高。
内分泌疾病相关病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小儿较为少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同时可伴有低钾血症,出现乏力、肌肉无力等表现。
嗜铬细胞瘤:多为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系统嗜铬细胞发生的肿瘤,肿瘤间断或持续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血压突然升高,可伴有头痛、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血压升高呈发作性或持续性,发作时血压急剧升高,可高达200/120mmHg以上。
神经系统相关病因
颅内肿瘤:当颅内肿瘤影响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时,可导致血压升高。例如颅咽管瘤等肿瘤,可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血压调节。
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等,炎症刺激可影响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功能,导致血压升高。
小儿高血压的病因较为复杂,不同病因的发病机制各不相同,临床医生需要结合患儿的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对于小儿高血压患者,尤其是有相关基础疾病或特殊表现的患儿,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同时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等多方面因素,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