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膜炎常见局部疼痛(多为胸部刺痛、隐痛或胀痛,活动等时加重,部位在肋骨与胸骨相连或侧面且有固定压痛点)、局部肿胀(炎症致组织水肿,程度各异),单纯者全身症状不明显,感染等特殊原因引起的可能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不同人群症状有细微差别,特殊人群如孕妇需特殊对待。
局部疼痛
疼痛性质:多为胸部刺痛、隐痛或胀痛,在活动、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往往会加重。例如,患者在咳嗽时,胸部会有明显的刺痛感,这是因为咳嗽动作会牵动肋骨周围的肌肉和组织,刺激到发炎的膜性组织,从而引发疼痛。
疼痛部位: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肋骨与胸骨相连的部位,或者是肋骨的侧面,疼痛区域可能会有固定的压痛点。不同患者疼痛的具体位置可能会有所差异,但一般都在肋骨相关的区域。
局部肿胀:炎症刺激会导致局部组织出现水肿,从而引起肿胀。肿胀程度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只是轻微的肿胀,用手触摸时能感觉到局部组织比周围稍厚;而有些患者肿胀可能较为明显,外观上能看到肋骨部位有轻微的隆起。
全身症状:一般来说,单纯的肋骨膜炎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如果是由感染等特殊原因引起的肋骨膜炎,可能会出现低热的情况,体温一般在37.5℃左右,同时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例如,由细菌感染导致的肋骨膜炎,患者除了局部的炎症表现外,还会因为身体的免疫反应出现低热和全身不适的症状。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肋骨膜炎的症状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别。比如,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炎症反应可能相对不那么剧烈,疼痛程度可能相对较轻,但恢复时间可能会较长;女性患者在生理期时,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对疼痛的敏感度有所影响,感觉疼痛可能会比平时更明显一些;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肋骨部位经常受到牵拉和摩擦,更容易引发肋骨膜炎,且症状可能会相对更严重;有胸部外伤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生肋骨膜炎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且症状可能会在原有外伤的基础上加重。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身体的生理变化,在出现肋骨膜炎时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因为很多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在诊断和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情况,优先采用非药物的干预措施,如适当休息、局部热敷等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