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本质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房室冲动完全无法传入心室呈完全性房室脱节,P波与QRS波毫无关联且P波频率高于QRS波,QRS波形态依阻滞部位而定,发生机制是房室结或希浦系统严重病变,常见病因有急性心肌梗死等,不同年龄人群发生机制有差异,儿童需密切关注心率心功能,选适配起搏器且避免剧烈运动,成人多因后天获得性心脏疾病,要控基础病,符合指征植起搏器,所有人均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配合基础病治疗并定期复诊。
一、定义与心电图表现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本质上就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其定义为房室传导系统发生严重障碍,心房的冲动完全无法传入心室,呈现完全性房室脱节状态,心电图表现为P波与QRS波群毫无关联,P波频率高于QRS波群频率,QRS波群形态取决于阻滞部位,若阻滞在希氏束近端,QRS波群形态正常,若阻滞在希氏束远端或双侧束支,QRS波群则增宽畸形。
二、发生机制
主要是房室结或希浦系统出现严重病变,致使传导功能大幅减退。常见病因有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传导系统纤维化、先天性心脏病等。不同年龄人群发生机制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因先天性传导系统发育异常等因素引发,成人多与后天获得性心脏疾病相关。
三、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人群
儿童若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密切关注心率变化以及心功能状况。由于儿童心脏仍处于发育阶段,若病情严重,需谨慎选择治疗方式,如考虑植入起搏器时,要选择适配儿童心脏发育的起搏器类型及参数,生活中要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心脏负荷加重使病情恶化。
(二)成人人群
成人多因后天获得性心脏疾病导致,像冠心病、心肌病患者易出现此类情况。生活中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规律治疗冠心病、心肌病等,定期复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监测房室传导情况,对于严重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符合指征时需考虑植入起搏器,根据具体病情和心脏功能等综合确定起搏器植入的时机与方式。
(三)生活方式影响
无论何种年龄人群,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均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心脏负荷增加而使病情加重,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积极配合基础疾病的治疗,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