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髌骨不稳定需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关节镜检查。病史采集要问症状及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包括望诊、触诊、髌骨研磨试验、单腿下蹲试验、恐惧试验;影像学检查有X线(站立位髌骨轴位片、膝关节正侧位片)和MRI;关节镜检查是金标准。
了解既往病史: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膝关节外伤史,如髌骨脱位等外伤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膝关节疾病史,这些病史对诊断髌骨不稳定有参考价值。
体格检查
望诊:观察膝关节外观,看是否有髌骨位置异常,如髌骨外移等情况。
触诊:触摸髌骨周围,检查是否有压痛,以及压痛的具体部位,有助于判断病变部位。
髌骨研磨试验: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按住髌骨,向不同方向研磨或推动髌骨,若出现疼痛或粗糙的摩擦感,则提示髌骨不稳定可能。
单腿下蹲试验:让患者单腿站立并缓慢下蹲,观察膝关节情况,若出现髌骨疼痛、脱位倾向等则为阳性,提示髌骨不稳定。
恐惧试验: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检查者将髌骨向外侧推挤,若患者出现恐惧不安并试图收缩股四头肌防止髌骨继续外移,则为恐惧试验阳性,提示存在髌骨外侧脱位的可能。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站立位髌骨轴位片:可清晰显示髌骨与股骨髁的对位关系,观察髌骨是否有半脱位或脱位情况,以及髌骨的形态等。通过测量髌骨高度等指标,如Insall-Salvati比率(髌骨长度与髌腱长度之比)等,正常范围约为1,若比率异常提示髌骨高度异常,与髌骨不稳定相关。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X线表现略有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髌骨形态和位置会随年龄变化。
膝关节正侧位片:了解膝关节整体结构,排除其他膝关节病变,如是否有骨质增生、骨折等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髌骨周围软组织情况,如髌股关节软骨、韧带、滑膜等的病变情况,有助于明确髌骨不稳定的原因,如是否存在髌股关节软骨损伤、韧带损伤等。对于儿童患者,MRI检查相对安全,能较好地显示软组织细节。
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检查是诊断髌骨不稳定的金标准之一。通过关节镜可以直接观察髌股关节内的情况,包括髌骨的位置、软骨损伤程度、滑膜情况、韧带状态等,能明确发现关节内的细微病变,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但关节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需谨慎评估其适应证和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