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时间延长超正常范围但每个心房冲动仍能传入心室的类型,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且每个P波后有相关QRS波群,发生机制是房室结传导延迟,常见病因有生理性的如运动员迷走神经张力高、老年人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及病理性的如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影响,多数患者无症状多体检发现,有基础病伴相应表现,无症状者定期随访,有基础病积极治原发病,老年人需关注基础心脏疾病管理和心电图监测,儿童出现需排查先心病等并监测及观察不适表现。
一、定义
心电图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时间延长,超过正常范围,但每个心房冲动仍能传入心室的一种心脏传导阻滞类型。正常成人PR间期(P波起点至QRS波群起点的时间)为0.12~0.20秒,当PR间期>0.20秒(老年人PR间期>0.22秒)时,即可诊断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PR间期延长,且每个P波后均有相关的QRS波群。
三、发生机制
主要是房室结传导延迟,导致心房激动传至心室的时间延长,而心房冲动仍能依次下传至心室。
四、常见病因
(一)生理性因素
部分健康人可出现,如运动员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导致PR间期延长;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变也可能引发。
(二)病理性因素
1.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影响房室结血供,可引起传导延迟。
2.心肌炎:心肌炎症累及房室结,导致传导功能异常。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可抑制房室结传导,导致PR间期延长。
五、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行心电图检查时被发现。若存在基础疾病,可能伴随基础疾病相关表现,如心肌缺血患者可有心前区不适等。
六、随访与处理
(一)无症状者
定期随访心电图,观察PR间期变化及有无进展为更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
(二)有基础疾病者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心肌缺血患者需改善心肌供血,心肌炎患者需控制炎症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因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变风险增加,需密切关注基础心脏疾病管理,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以便及时发现传导阻滞变化。
(二)儿童
若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排查先天性心脏病等情况,定期监测心电图,关注PR间期动态变化,同时注意观察儿童有无相关不适表现,如心悸、乏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