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有全身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儿童重成人稍轻,局部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皮肤表现等,不同部位急性骨髓炎有特殊表现,长骨骨干多见于儿童,脊椎成人相对多见且可致严重并发症。
局部症状
疼痛
早期病变部位即可出现剧烈疼痛,儿童往往表现为持续的哭闹、拒绝活动病变肢体等。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疼痛的机制是感染导致骨髓腔内压力增高,以及炎症刺激周围组织神经末梢。
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疼痛表现可能因表达能力不同而有差异,儿童由于不能准确表达疼痛部位和程度,可能通过哭闹等方式提示。
肿胀
病变部位会出现肿胀,皮肤温度升高。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充血,组织液渗出增多等原因引起。例如,感染部位的软组织会出现肿胀,皮肤外观可发红。
不同年龄患者局部肿胀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皮肤相对薄嫩,肿胀可能更易察觉。
活动受限
患者病变肢体因疼痛、肿胀等原因出现活动受限。比如,下肢发生急性骨髓炎时,患者可能无法正常行走;上肢发生时,手臂活动会受到明显影响。这是机体为了减轻疼痛和保护病变部位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儿童由于肢体活动度相对较大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活动受限可能更易被发现,而成人可能因疼痛等原因主动减少病变肢体的活动。
皮肤表现
部分患者病变部位皮肤可出现发红、皮温升高,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破溃、流脓等情况。如果感染未能得到及时控制,炎症进一步发展,可穿透骨皮质蔓延至骨膜下,甚至突破皮肤形成窦道,有脓液流出。
对于儿童患者,皮肤破溃等情况需要特别注意护理,因为儿童皮肤娇嫩,容易继发感染加重病情,同时要及时就医处理窦道情况。
不同部位急性骨髓炎的特殊表现
长骨骨干急性骨髓炎
多见于儿童长骨骨干,除了上述全身和局部表现外,由于长骨骨干的解剖特点,感染容易在骨髓腔内蔓延。例如,胫骨骨干发生急性骨髓炎时,疼痛、肿胀等症状主要集中在胫骨部位,患儿可能不敢站立或行走。
脊椎急性骨髓炎
成人相对较多见,除了全身症状外,局部可出现背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相应神经支配区域,患者可能伴有脊柱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影响脊髓功能,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甚至截瘫等严重并发症。对于儿童脊椎急性骨髓炎,由于脊柱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特别关注对脊柱生长和脊髓功能的影响,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