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衰竭对呼吸循环系统有呼吸困难、循环功能异常等影响,对其他系统有肾功能损害、肝淤血、脑供血不足等影响,不同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女性有相应注意事项,其会出现多方面的表现及面临不同的护理治疗考量。
一、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时,肺循环淤血是主要表现,最早出现的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因活动使回心血量增加,左心房压力升高,加重肺淤血。病情加重后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重者可伴有哮鸣音,又称心源性哮喘。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患者采取端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例如,有研究表明,左心衰竭患者由于肺淤血导致气体交换受阻,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表现。
循环功能异常:心输出量减少会使组织灌注不足,患者可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同时,心率常加快,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但长期心率加快会增加心脏负担,进一步影响心功能。
二、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肾功能损害:左心衰竭引起心输出量减少,肾血流灌注不足,可导致少尿或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等,长期可影响肾脏的正常排泄和代谢功能。
肝淤血:体循环淤血可导致肝淤血,患者出现肝大、肝区疼痛等症状,长期肝淤血可引起心源性肝硬化,影响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出现白蛋白合成减少等情况,进而可能引发腹水等表现。
脑供血不足:心输出量下降导致脑灌注不足,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衰退,左心衰竭时更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的进一步减退。在护理和治疗中要密切监测各脏器功能变化,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活动耐力,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
儿童:儿童左心衰竭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其心脏代偿能力有限,病情变化往往较快。要特别注意观察儿童的呼吸、心率、精神状态等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处理。在治疗上要谨慎选择药物,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心功能等情况。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生左心衰竭较为复杂,既要考虑母亲的心功能状况,又要考虑胎儿的安危。要密切监测孕妇的心脏功能指标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治疗时需权衡药物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如必要时可能需要调整孕期的生活方式等综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