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骨折治疗需综合骨折类型、严重程度及患者整体状况,分保守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稳定性好的骨折,包括严格卧床休息6-12周左右及佩戴腰部支具固定;手术治疗适用于伴神经损伤、不稳定、压缩严重等情况,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多种骨折,不同年龄患者有差异)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创伤小、恢复快,需评估老年患者相关情况)。
保守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一些稳定性较好的腰部骨折,如轻度的椎体压缩骨折等,可考虑保守治疗。
具体措施
卧床休息:患者需要严格卧床,一般需要卧床6-12周左右,具体时间根据骨折恢复情况而定。卧床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腰部扭曲等动作。例如,可采用平卧位,在腰部下方垫薄枕,以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生长发育的特点,卧床休息的时间可能会根据骨折程度有所不同,但总体也需要保证充分的制动以促进骨折愈合。对于老年患者,卧床休息期间还需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腰部支具固定:在卧床休息的基础上,可佩戴腰部支具进行固定,以进一步限制腰部的活动,有利于骨折的恢复。支具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体型等进行定制,确保固定效果良好且患者佩戴舒适。
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当腰部骨折伴有神经损伤、骨折不稳定、椎体压缩严重(如压缩程度超过1/3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开暴露骨折部位,然后进行复位,再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部位固定,以恢复腰椎的稳定性和正常解剖结构。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多种腰部骨折情况,能够有效地固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的操作和术后恢复会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患者由于骨骼尚未发育成熟,在选择内固定材料和手术操作时需要更加谨慎,要考虑到未来骨骼的生长发育影响;老年患者则需要评估其身体的耐受性和基础疾病情况,以确保手术安全。
经皮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主要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通过percutaneous的方式将骨水泥注入椎体,以增强椎体的强度,缓解疼痛。这种手术创伤较小,恢复相对较快。但对于老年患者,需要评估其骨质疏松的程度和全身状况,在手术前后可能需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等相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