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炎症状多样,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全身症状有发热、精神差;其他表现有呕血黑便、生长发育迟缓,婴幼儿常为非特异性表现,家长需留意异常及时就医。
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是小儿胃炎较常见的症状,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疼痛性质不一,可为隐痛、胀痛、钝痛等。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可能较准确描述腹痛情况,婴幼儿则常表现为哭闹不安。例如,感染性胃炎引发的腹痛可能与炎症刺激胃黏膜及周围神经有关,饮食不当引起的胃炎也会因胃黏膜受刺激出现腹痛。
恶心、呕吐:小儿胃炎时,胃黏膜受损伤,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受影响,可出现恶心,进而导致呕吐。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比如急性胃炎发作时,胃肠蠕动紊乱,容易引发呕吐。
食欲不振:由于胃黏膜炎症存在,小儿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导致小儿不想进食,食量明显减少。
腹胀:炎症影响胃的排空功能,使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发酵产气,从而引起腹胀,患儿可感觉腹部胀满不适。
全身症状:
发热:如果是感染性胃炎,如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小儿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一般体温可为低热至中度发热,这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来对抗入侵的病原体。
精神差:因为身体不适,小儿会感觉疲倦,精神状态不如平时,可能表现为萎靡不振,活动减少。例如患有胃炎且病情相对较重时,小儿的精力被病痛消耗,就会出现精神不佳的情况。
其他表现:
呕血、黑便:少数严重的小儿胃炎可能导致胃黏膜出血,轻者可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重者则出现呕血,呕吐物可为鲜红色血液或咖啡样物质;黑便是因为血液在肠道内被消化,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转化为亚铁盐,使大便呈黑色。这种情况常见于胃溃疡型胃炎等较严重的胃炎类型,多是由于炎症导致胃黏膜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生长发育迟缓:如果小儿胃炎长期不愈,会影响营养的摄入和吸收,进而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儿,营养物质缺乏会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低于同龄正常儿童水平。比如慢性胃炎反复发作,影响小儿对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长期下来就会阻碍生长发育。
不同年龄小儿患胃炎时症状可能有一定特点,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腹痛等症状,可能仅表现为哭闹、拒食、呕吐等非特异性表现,家长需多留意小儿的异常表现,一旦怀疑小儿有胃炎,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