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有不同疼痛部位、时间,伴随多种症状,且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女性痛经各有特点,青春期初潮后1-2年原发性痛经常见且程度可能重;育龄期继发性痛经多见,与相关疾病有关;围绝经期痛经需警惕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
疼痛时间:多在月经来潮前数小时开始出现,月经第1日疼痛最为剧烈,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可能仅持续数小时,有的则会延续2-3天,青春期女性痛经时间特点可能与生殖系统发育阶段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殖系统逐渐成熟,疼痛时间可能会有一定变化。
伴随症状
胃肠道症状:部分女性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这是因为月经期间体内前列腺素水平升高,前列腺素不仅会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导致痛经,还可能影响胃肠道平滑肌,使其出现痉挛等情况,例如有的女性痛经时会频繁呕吐,严重影响进食和身体状态。
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伴有头晕、乏力、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这与月经期间身体激素变化、疼痛刺激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有些女性痛经时会感觉头晕,精神状态不佳,影响日常活动,尤其是对于需要正常学习或工作的女性来说,会明显干扰其生活和工作状态。
心血管系统症状:少数女性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悸等心血管系统方面的表现,严重痛经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会影响心血管的功能调节,像有的女性痛经严重时会觉得心慌,面色变得很苍白,需要及时休息来缓解不适。
泌尿系统症状:个别人可能有尿频的表现,这是由于子宫与膀胱相邻,子宫收缩疼痛可能会刺激膀胱,导致膀胱敏感性增加,出现尿频症状,比如痛经时会比平时更频繁地有排尿的感觉。
不同人群的痛经症状特点
青春期女性:初潮后1-2年内发生原发性痛经较为常见,疼痛程度可能相对较重,与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快速发育,前列腺素分泌调节尚不完善有关,而且心理因素对其痛经症状的感受影响可能较大,比如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可能会加重痛经的主观感受。
育龄期女性:继发性痛经相对多见,多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引起,除了有典型的经期下腹痛外,可能还会伴有原发病相关的表现,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会有月经淋漓不尽、性交痛等表现,这与育龄期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概率增加以及生育等因素相关。
围绝经期女性:如果出现痛经,需要警惕是否有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癌等,此时的痛经可能与以往的痛经特点不同,可能疼痛性质、程度等发生变化,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围绝经期女性身体激素水平剧烈波动,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相对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