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多由慢性支气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疾病引发,分功能代偿期与急性加重期,有相应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包括血液、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等检查,各有相关指标及表现。
一、病史及临床表现
1.基础疾病史:有慢性支气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疾病的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导致肺心病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男性相对更易患COPD进而引发肺心病,长期吸烟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COPD及肺心病的风险,患者通常有多年的咳嗽、咳痰等COPD相关症状病史。胸廓畸形等胸廓疾病患者也可能因胸廓活动受限影响肺功能,逐渐发展为肺心病。
2.临床表现:肺心病患者在功能代偿期可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慌、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等。急性感染时上述症状加重,可出现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等,甚至出现神志恍惚等肺性脑病的表现;还可出现右心衰竭,表现为气促更明显,心悸、食欲缺乏、腹胀、恶心等,体征有发绀更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肝大且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腹水等。
二、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升高,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清学检查可见血清学氧分压(PaO)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升高,血氧饱和度(SaO)下降;合并酸碱平衡失调时,可有相应的血气分析改变,如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pH降低,碳酸氢根(HCO)明显降低,碱剩余(BE)负值增大等。
2.胸部X线检查:除原有肺、胸廓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有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右下肺动脉干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增大征,皆为诊断肺心病的主要依据。
3.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的改变,如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1.05mV及肺型P波。也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图形,可作为诊断肺心病的参考条件。
4.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测定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右心室前壁的厚度、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右肺动脉内径或肺动脉干及右心房增大等指标,可诊断肺心病。
5.肺功能检查:对早期或缓解期肺心病患者有意义,可了解肺功能受损程度,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FVC)降低提示有气流受限等,有助于评估基础肺疾病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