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的处理包括急救处理、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术后后续处理。急救要维持生命体征、吸氧;手术有输卵管切除术和保守性手术;药物用甲氨蝶呤化学治疗;术后要护理并随访监测,特殊人群要特殊关注。
一、急救处理
1.维持生命体征: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充晶体液(如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等)以纠正休克,必要时输注胶体液(如白蛋白等),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根据病情调整补液速度。对于严重休克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来指导补液。
2.吸氧:给予高流量吸氧,改善组织缺氧状况,提高血氧分压,有助于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
二、手术治疗
1.输卵管切除术:适用于腹腔出血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或输卵管病变严重难以修复的情况。通过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迅速控制出血,挽救患者生命。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需谨慎评估手术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2.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如果患者有生育要求,且输卵管病变较轻,可考虑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如输卵管妊娠病灶清除术等。通过手术清除输卵管内的妊娠病灶,保留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但术后有再次发生宫外孕的可能,需要密切随访。
三、药物治疗
1.化学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早期宫外孕、病情稳定、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较低(一般小于2000U/L)、无明显腹腔内出血的患者。常用药物为甲氨蝶呤,通过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β-hCG水平及患者的病情变化,若用药后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手术治疗。
四、术后及后续处理
1.术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等。对于行输卵管切除术的患者,要注意伤口的清洁、换药,预防感染。对于行保守性手术的患者,同样要关注伤口恢复,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再次宫外孕的症状,如腹痛、阴道流血等。
2.随访监测: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后的患者,都需要定期随访血β-hCG水平,直至其恢复正常。同时,要询问患者的症状,进行妇科检查等,了解生殖系统的恢复情况。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宫外孕治愈后,需评估输卵管的通畅情况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备孕,但要注意再次发生宫外孕的风险相对较高。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身体各脏器功能相对较弱,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和脏器功能,补液速度和量要谨慎调整,避免过快过多补液加重心脏负担等;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要在治疗宫外孕的同时,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和控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