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多发生于学龄及婴幼儿,起病缓,有全身不适、发热、咳嗽等症状,体征与症状常不一致,可通过血常规、抗体检测、胸部X线诊断,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大多预后好,少数有并发症,可通过呼吸道隔离、增强体质、注意卫生预防,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小儿需特殊关注。
临床表现
症状:起病缓慢,潜伏期2-3周。初期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等,2-3天后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左右,可持续1-3周,可伴有咽痛、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有的酷似百日咳样咳嗽,咯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甚至有痰中带血,也可伴有胸痛。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病情较重,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憋、喘鸣音较为突出,肺部体征常不明显,可有呼吸音减低及湿啰音等。
体征:胸部体征多不明显,与剧咳及发热等临床表现不一致,为本病的特点之一。少数可闻及干湿啰音,但很快消失,故体征与剧咳、发热不一致是本病的又一特点。
诊断方法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支原体抗体检测:血清支原体IgM抗体阳性(一般间隔1周复查,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增高更有诊断意义),是诊断支原体肺炎的重要依据。
胸部X线检查:肺部X线表现多样,可呈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均匀一致的片状阴影等,以肺下野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病变可呈游走性,少数呈大叶性阴影。
治疗措施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饮水,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抗感染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阿奇霉素具有半衰期长、用药次数少等优点,可口服或静脉给药。
预后情况
小儿支原体肺炎大多预后良好,为自限性疾病,多数病例不经治疗可自愈。但少数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肺不张、坏死性肺炎等,个别病例可发展为慢性肺部疾病。
预防措施
呼吸道隔离:在支原体肺炎流行期间,避免带小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对患儿要进行呼吸道隔离,隔离时间约3-4周。
增强体质:让小儿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婴幼儿患支原体肺炎时病情相对较重,病情变化快,要密切观察其呼吸、体温、精神状态等变化,因为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自身不适,所以护理上要更加精细,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等。
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如果小儿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基础疾病,患支原体肺炎后更容易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针对支原体肺炎进行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