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约80%的呼吸困难(因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及支气管痉挛等致,不同年龄表现有别)、约70%的胸痛(分胸膜炎性和心绞痛样,不同性别及有冠心病史者需鉴别)、约30%的咯血(多24小时内痰中带血,儿童和老年人需结合情况鉴别)、约11%-20%的晕厥(可作首发症状,儿童和老年人需重视)、约55%的烦躁不安等(不同年龄心理反应不同),还有发热、心悸等其他症状,有下肢静脉血栓病史者更应怀疑肺栓塞,老年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更易致肺栓塞需加强监测。
胸痛
也是常见症状,约占70%,包括胸膜炎性胸痛和心绞痛样胸痛。胸膜炎性胸痛多由于栓子累及胸膜,疼痛部位多位于患侧胸部,可随呼吸运动加重;心绞痛样胸痛则是因为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疼痛性质类似心绞痛,但持续时间往往较长,且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效果不佳。不同性别在胸痛表现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肺栓塞患者在胸痛同时可能伴有月经紊乱等情况需注意鉴别;对于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肺栓塞引起的胸痛需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相鉴别,避免延误诊断。
咯血
发生率约为30%,多在肺栓塞发生后24小时内出现,咯血量一般较少,多为痰中带血,少数患者可出现较大量咯血。其发生原因主要是肺栓塞导致肺组织缺血坏死,肺泡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儿童咯血时需格外谨慎,因为儿童肺栓塞相对少见,咯血可能提示其他疾病,但也不能忽视肺栓塞的可能;老年人咯血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排除肺部感染、肿瘤等其他导致咯血的常见原因。
晕厥
约占11%-20%,可为肺栓塞的首发症状。发生机制主要是肺栓塞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输出量急剧减少,脑供血不足。儿童发生晕厥时更需重视,因为儿童肺栓塞的病因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有关;老年人晕厥要警惕肺栓塞的可能,尤其是有下肢静脉血栓等危险因素的老年人。
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
约55%的患者可出现此类表现,主要是由于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带来的不适,以及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等综合因素引起。不同年龄人群的心理反应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需要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安抚和关注;老年人可能因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更为严重,需注重心理护理。
其他症状
如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患者体温可超过39℃,发热机制可能与肺栓塞后坏死物质吸收等有关;还有可能出现心悸等表现,是由于右心负荷增加等原因引起。对于有下肢静脉血栓病史的人群,出现上述症状时更应高度怀疑肺栓塞,因为下肢静脉血栓是肺栓塞最常见的栓子来源,不同年龄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风险不同,老年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更容易脱落导致肺栓塞,需加强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