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通常需要做心电图检查,其心电图有ST段抬高(弓背向下型,累及多个导联,aVR和V1导联外常见)、T波改变(ST段抬高导联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PR段压低(除aVR导联外的导联)等表现,可辅助诊断、鉴别其他疾病,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病史人群的心电图表现各有特点,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心电图表现及意义
ST段抬高:约90%以上的急性心包炎患者会出现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下型,这是急性心包炎较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之一。一般在发病数小时至数日内出现,ST段抬高可累及多个导联,以aVR和V1导联外的其他导联常见,这种ST段改变与心包膜下心肌受损有关。
T波改变:随着病情发展,ST段抬高的导联会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T波改变是心肌复极异常的表现,其变化程度和范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包炎的病情变化。
PR段压低:部分患者可出现PR段压低,尤其在除aVR导联以外的导联,这与心包炎症累及心房有关。
心电图在诊断中的作用
辅助诊断:通过心电图出现的上述典型改变,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体征(有心包摩擦音等),有助于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断。例如患者出现胸痛同时心电图有ST段弓背向下抬高及T波变化等表现,就为急性心包炎的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
与其他疾病鉴别:心电图表现可帮助鉴别急性心包炎与其他类似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时ST段抬高多呈弓背向上型,且有动态演变过程,与急性心包炎的ST段改变有明显区别;另外还可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等鉴别,早期复极综合征的ST段抬高常为凹面向上,且无急性心包炎的其他临床表现等。
不同人群的心电图特点及考虑
儿童:儿童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表现与成人有一定相似性,但由于儿童心脏结构和电生理特点,可能在细节上略有不同。例如ST段改变的幅度和导联分布可能与成人有所差异,但总体仍遵循急性心包炎心电图改变的基本规律。在儿童诊断急性心包炎时,心电图同样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通过心电图发现异常改变结合临床症状来明确诊断。
老年人:老年人患急性心包炎时,心电图表现可能不典型,ST段抬高的程度可能较轻,T波改变也可能不明显。这是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心脏疾病或存在心肌老化等因素影响心电图表现。所以对于老年人,不能仅依据心电图表现就排除急性心包炎,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其他心脏疾病(如冠心病等)的患者,患急性心包炎时心电图表现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干扰。例如冠心病患者同时发生急性心包炎,其心电图上ST段改变可能与单纯急性心包炎有所不同,此时需要仔细分析心电图变化,排除基础疾病本身导致的ST段改变等情况,更精准地判断是否为急性心包炎引起的心电图改变。



